官途凶猛:从选调生开始的通天路 迎风宴

小说:官途凶猛:从选调生开始的通天路 作者:小城怪人 更新时间:2025-11-14 13:2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白天的欢迎会议上,省发改委副主任,督导小组组长郑国锋发表了讲话。

  不过是一些场面话,通篇都是“高度重视”、“精心指导”、“通力协作”、“共创辉煌”之类的标准官话,听得人昏昏欲睡,却又挑不出任何毛病。

  会议结束,真正的戏码才悄然拉开帷幕。

  当晚。

  京州国际酒店的宴会厅九州阁灯火通明。

  京州的领导队伍在此为省督导小组举办接风宴。

  没有媒体,没有闲杂人等,能出席这场接风宴的,只有京州市委核心领导,以及省督导小组的核心成员。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的场合。

  市委书记李汉阳作为东道主,满面春风地主持宴席,妙语连珠,气氛把控得极好。

  市长元知乐在一旁配合。

  督导小组组长郑国锋则显得比白天随和许多,脸上带着笑意,与各位市领导谈笑风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场子彻底热络起来。

  李汉阳书记再次举杯,做了一段热情洋溢的祝酒词,再次代表京州对督导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待李汉阳坐下后,郑国锋副主任缓缓放下了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脸上的笑容依旧,但眼神却悄然变得深沉了一些。

  酒也喝了,饭也吃了,任务也得做,毕竟他郑国锋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京州。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并非为了引起注意,更像是一种思考的下意识动作。

  整个宴会厅的声音自然而然地低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若无地聚焦到他身上。

  郑国锋开口,声音比白天多了几分随意,却更显分量:

  “李书记,元市长,各位京州的同志们,你们似火的热情我感受到了,不过,省里派我们来京州,不是光是吃喝玩乐的。督导小组的职责,各位都清楚;这次督导,不是来挑刺,而是帮大家把工作做实。希望京州的同志们全力配合,大家齐心协力将项目做好。”

  话毕,他轻轻举起酒杯,示意大家共饮。

  众人也微微收敛一些,毕竟这是公务宴会。

  元知乐顺着郑国锋的话语附和道:“这是当然,开心归开心,我们的本职工作是不能忘的。”

  “不过,郑主任,白天开会人多口杂,很多话不便深说。现在这里没有外人,你给大家说说省里的意思,算是给大家交个底呗。”

  郑国锋目光扫过全场,仿佛在确认每一张面孔的可靠性。

  然后微微一笑,道:

  “省委省**,对京州高新区,是寄予了厚望的。这不光是京州的事,更是我们汉东省未来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所以啊,省里派我们下来,给大家保驾护航。”

  他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里面琥珀色的液体,仿佛在斟酌语句。

  “光是前期基建就要十多亿的投资,我们汉东好些年没有展开这种大项目了,这笔钱,是咱们汉东老百姓的血汗,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怎么把它花好,花出最大效益,花得让省委放心、让百姓满意,这才是我们督导小组的意义。”

  效益两字一出,饭桌上变得安静了下来,众人脸上的笑容淡了些,都开始思考。

  效益,不仅仅是经济账,更是**账,是社会账。

  比如说,工程建设、设备采购,是用外来的和尚,还是咱自家信得过的企业?这里头就有大讲究。

  待李汉阳坐下后,郑国锋,而是用一种更随意的、仿佛老友聊天的姿态开了口。

  “白天大会上的官样文章,咱们就算翻篇了。现在没外人,我说点咱们关起门来的实在话。”

  大家都知道,郑国锋接下来的这段话就是重点了。

  他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主桌的人都下意识屏息倾听。

  “省里派我这个老家伙来,可不是来给你们京州的能人添乱的。说实话,是来给你们撑腰的。”

  “咱们汉东省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本账。发展不平衡,底子还是薄。好容易引来鼎新这样的金凤凰,下了这么一大盘棋,省里琢磨的是,怎么借这个机会,把咱们自家的筋骨也好好强健一下。”

  “几十个亿的投资,这样的机会不多,这每一分钱,落在京州的地面上,都得砸出个响动来,得让它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GDP、税收、就业。”

  “培育咱们自己的产业链,壮大咱们本土的企业队伍,提升咱们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这才是更深远的、更实在的效益!”

  “所以啊,我给大家提个不成熟的建议:在招标、采购啊这些具体环节上,只要不是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咱们的眼光,是不是可以更多地向内看?更倾斜地关照一下咱们本省、本市的孩子?”

  他用了“建议”、“关照”这样柔软的词汇,但语气却不容置疑。

  “当然这不是搞狭隘的地方保护,这是责任,是对汉东的未来负责,也是对项目本身负责,用知根知底的企业,沟通成本低,协调效率高,后期运维也更有保障,是不是这个道理?”

  “总之一句话,省里的希望是,项目要建成标杆,效益要留在省内。”

  “这杯酒,我敬大家,希望咱们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共同把这件大事、好事,办得圆圆满满,让省委省**放心,让汉东的百姓得实惠!”

  说罢,郑国锋一饮而尽。

  众人陪杯,放下酒杯时,所有人都想明白了郑国锋话里的意思。

  实在是汉东底子薄,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是一点机会也不能浪费。

  “建议”其实就是要求。

  “关照”就是必须优先。

  “综合效益”和“负责”就是最大的**正确。

  “让汉东百姓得实惠”就是最终的评价标准。

  郑国锋用最委婉的语气,最亲切的姿态,说出了最直白、最不容打折扣的省里意图。

  他把肥水不流外人田包装成了培育本地队伍、追求综合效益、负责任的高尚理由,所有人听起来都会没有心理负担,全力按省里面的意思执行。

  这便是语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