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信访干部轮值日首日。
李朝东连市府大院都不用回了,直接提前十分钟到达信访局。
虽然信访局还没正式开始办公,但队伍已经排到了信访接待室外面。
上访的市民正着急地东张西望,似乎是在寻找工作人员的身影,迫切地需求工作人员解决他们的问题。
李朝东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的目光,民众在打量着这个酷似工作人员的年轻人,他装作面无表情地走入了信访接待室。
信访接待室内,有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留着一个干净寸头的年轻小伙,正在为上访人员派发排号。
李朝东上前,“同志你好,我是秘书一科的张朝东。”
寸头小年轻愣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地打量着李朝东,随即反应过来道:“您好,李科员,我叫薛亮亮,是今天的值班人员,您叫我亮亮就好。”
薛亮亮的笑容很真诚,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李朝东回以微笑,“我们年龄相仿,如果不介意,你就叫我朝东吧,不用见外。”
“好的,朝东哥。”
谈话间,薛亮亮引导李朝东来到信访办的会议室:
“朝东哥,你先在会议室里稍等片刻,张局马上就过来。”
信访办轮值活动,三天为一周期,每一个周期配置两个科室代表。
这一周期,轮值的科室是秘书一科和老东家综合科。
李朝东点头,推开信访接待会议室的厚重的大门。
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进门的第一眼,李朝东意外地看到一个老熟人。
“周羽!?”
此刻,这位综合科的周公子正斜靠在会议室的椅子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李朝东。”
两人的目光在刹那相撞,李朝东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实在是太意外了,信访干部值班表李朝东看过,上面根本不是周羽的名字,现在他出现在这里,肯定是他自己想来。
然而这个公子哥,居然放着舒服的办公室不坐,争抢着来到信访办当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轮值干部,这事怎么看都不正常。
周羽可不是什么能吃苦的人,更不会高尚到没苦硬吃。
难不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李朝东挖苦道:“转正之后周科的工作积极性还真是吓人啊,居然主动申请下来锻炼,值得学习。”
周羽冷笑一声,道:“李朝东,你装什么,不就是调任了秘书一科吗,别以为自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再有,我做什么需要向你李朝东解释?”
周羽依旧嚣张,但李朝东十分的淡定,自从他调任秘书一科,两人的身份地位就发生了转变。
京州市可以有数个周家,但只有元知乐一个市长,孰轻孰重一眼见分晓。
现在的李朝东有百分百的把握将周羽玩死。
李朝东冷笑,“那就走着瞧。”
会议室内火药味渐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但这种凝重的氛围,很快便被打破。
信访局副局长张帮昌突然推门而入,李朝东和周羽起身迎接。
张帮昌径直掠过周羽伸出的手,先一把握住李朝东:“李科!真是不好意思,你才刚刚调任过来,又让你到信访办帮忙。不过陈主任特意交代了你是特殊人才,定能胜任,这几天辛苦你了。”
张帮昌的称赞宛若一道重锤锤在周羽心间,那一瞬间的忽视,更是赤裸裸的羞辱。
他周羽从小到大养尊处优,哪里试过被人忽视。
而且还是在李朝东这个自己一向看不起的泥腿子面前丢脸。
周羽指节倏地发白,陈汉生却恍若未见,转头招呼:“亮亮!这几天全程跟李科熟悉流程!”
被点名的档案员张亮亮小跑上前,热情地为李朝东忙前忙后。
周羽突然嗤笑出声,用开玩笑的语气表达不满,“张局,我也是来轮值三天的,怎么没见您派个向导?”
面对周羽的发难,张帮昌也是老油条了,头也不回敷衍道:“哎呀,你看我糊涂啊,忘了周科,周科有什么要求,亮亮你也要一并满足,不可怠慢,知道不。”
薛亮亮连连点头。
周羽在一旁肺都气炸了。
张帮昌一番客套话后,两人就要正式上岗了。
薛亮亮介绍道:“朝东哥,你的工位是一号干部轮值工位,因为干部轮值活动的消息是提前三天放出去的,市民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市民们对干部轮值岗的期待值很高,早上的20个号已经发完了,而且拿号的都是一些长期信访者。”
长期信访者是指因问题未解决而长期上访的那部分群众,一般长期没得解决的问题都十分的棘手,处理起来会十分的头痛。
李朝东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刚刚来到窗**好,放上办公牌子,第一个上访者就到了。
第一个上访者是,一位五十出头的黝黑老汉。
“领导同志.......”
老汉十分的激动,一上来就叭叭说个没完,李朝东耐心听了几分钟,便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汉叫张杰伟,是城东线路车间工龄20年的老职工,因工伤导致腰椎劳损,多次申请调离高强度岗位未果。
一年来,他通过车间,工区逐级反映问题,但均被以暂无合适岗位,需等待统一调整为由拖延。
近期病情加重后,老张开始频繁向段级部门信访,情绪激动,扬言若再不解决将越级上访。
李朝东简单了解一番,老张的证件手续都齐全,就卡在上级批准那里。
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李朝东一看就猜到此事的根本原因。
各项条件都符合,但就是批不下来,无非就是上面的人想要索取一些好处,而老张又是个木头性格,不懂这些弯弯绕绕,所以才拖了这么久。
李朝东也是十分无奈的,当即便给老张的单位打去电话。
“是城东线路车间党政办公室吗?”
电话那头响起一声不耐烦的声音,“谁啊?”
“我是秘书一科驻信访办轮值干部李朝东,我有个问题想要咨询,贵司铁路车间张杰伟因伤调离高强度岗位一事.........”
秘书一科的名头,让电话对面的态度瞬间变好。
“确有此事?手续都齐全,为什么**不了?”
“我现在要求您们按照正常流程处理此事......”
“十五天内有结果是吧。”
“好,十五个工作日后我会进行回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普查,再有类似情况,我们会如实上报,相关不作为人员,必然会被问责。”
有时候,你几年办不了的事情,只是别人一个电话的事。
“同志,相关单位会十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准确答复,若逾期可再到信访办反应,我们将会推动问责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当听到事情有着落之后,老汉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嘴里不断念叨**的好。
翌日,信访干部轮值日首日。
李朝东连市府大院都不用回了,直接提前十分钟到达信访局。
虽然信访局还没正式开始办公,但队伍已经排到了信访接待室外面。
上访的市民正着急地东张西望,似乎是在寻找工作人员的身影,迫切地需求工作人员解决他们的问题。
李朝东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的目光,民众在打量着这个酷似工作人员的年轻人,他装作面无表情地走入了信访接待室。
信访接待室内,有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留着一个干净寸头的年轻小伙,正在为上访人员派发排号。
李朝东上前,“同志你好,我是秘书一科的张朝东。”
寸头小年轻愣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地打量着李朝东,随即反应过来道:“您好,李科员,我叫薛亮亮,是今天的值班人员,您叫我亮亮就好。”
薛亮亮的笑容很真诚,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李朝东回以微笑,“我们年龄相仿,如果不介意,你就叫我朝东吧,不用见外。”
“好的,朝东哥。”
谈话间,薛亮亮引导李朝东来到信访办的会议室:
“朝东哥,你先在会议室里稍等片刻,张局马上就过来。”
信访办轮值活动,三天为一周期,每一个周期配置两个科室代表。
这一周期,轮值的科室是秘书一科和老东家综合科。
李朝东点头,推开信访接待会议室的厚重的大门。
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进门的第一眼,李朝东意外地看到一个老熟人。
“周羽!?”
此刻,这位综合科的周公子正斜靠在会议室的椅子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李朝东。”
两人的目光在刹那相撞,李朝东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实在是太意外了,信访干部值班表李朝东看过,上面根本不是周羽的名字,现在他出现在这里,肯定是他自己想来。
然而这个公子哥,居然放着舒服的办公室不坐,争抢着来到信访办当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轮值干部,这事怎么看都不正常。
周羽可不是什么能吃苦的人,更不会高尚到没苦硬吃。
难不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李朝东挖苦道:“转正之后周科的工作积极性还真是吓人啊,居然主动申请下来锻炼,值得学习。”
周羽冷笑一声,道:“李朝东,你装什么,不就是调任了秘书一科吗,别以为自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再有,我做什么需要向你李朝东解释?”
周羽依旧嚣张,但李朝东十分的淡定,自从他调任秘书一科,两人的身份地位就发生了转变。
京州市可以有数个周家,但只有元知乐一个市长,孰轻孰重一眼见分晓。
现在的李朝东有百分百的把握将周羽玩死。
李朝东冷笑,“那就走着瞧。”
会议室内火药味渐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但这种凝重的氛围,很快便被打破。
信访局副局长张帮昌突然推门而入,李朝东和周羽起身迎接。
张帮昌径直掠过周羽伸出的手,先一把握住李朝东:“李科!真是不好意思,你才刚刚调任过来,又让你到信访办帮忙。不过陈主任特意交代了你是特殊人才,定能胜任,这几天辛苦你了。”
张帮昌的称赞宛若一道重锤锤在周羽心间,那一瞬间的忽视,更是赤裸裸的羞辱。
他周羽从小到大养尊处优,哪里试过被人忽视。
而且还是在李朝东这个自己一向看不起的泥腿子面前丢脸。
周羽指节倏地发白,陈汉生却恍若未见,转头招呼:“亮亮!这几天全程跟李科熟悉流程!”
被点名的档案员张亮亮小跑上前,热情地为李朝东忙前忙后。
周羽突然嗤笑出声,用开玩笑的语气表达不满,“张局,我也是来轮值三天的,怎么没见您派个向导?”
面对周羽的发难,张帮昌也是老油条了,头也不回敷衍道:“哎呀,你看我糊涂啊,忘了周科,周科有什么要求,亮亮你也要一并满足,不可怠慢,知道不。”
薛亮亮连连点头。
周羽在一旁肺都气炸了。
张帮昌一番客套话后,两人就要正式上岗了。
薛亮亮介绍道:“朝东哥,你的工位是一号干部轮值工位,因为干部轮值活动的消息是提前三天放出去的,市民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市民们对干部轮值岗的期待值很高,早上的20个号已经发完了,而且拿号的都是一些长期信访者。”
长期信访者是指因问题未解决而长期上访的那部分群众,一般长期没得解决的问题都十分的棘手,处理起来会十分的头痛。
李朝东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刚刚来到窗**好,放上办公牌子,第一个上访者就到了。
第一个上访者是,一位五十出头的黝黑老汉。
“领导同志.......”
老汉十分的激动,一上来就叭叭说个没完,李朝东耐心听了几分钟,便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老汉叫张杰伟,是城东线路车间工龄20年的老职工,因工伤导致腰椎劳损,多次申请调离高强度岗位未果。
一年来,他通过车间,工区逐级反映问题,但均被以暂无合适岗位,需等待统一调整为由拖延。
近期病情加重后,老张开始频繁向段级部门信访,情绪激动,扬言若再不解决将越级上访。
李朝东简单了解一番,老张的证件手续都齐全,就卡在上级批准那里。
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李朝东一看就猜到此事的根本原因。
各项条件都符合,但就是批不下来,无非就是上面的人想要索取一些好处,而老张又是个木头性格,不懂这些弯弯绕绕,所以才拖了这么久。
李朝东也是十分无奈的,当即便给老张的单位打去电话。
“是城东线路车间党政办公室吗?”
电话那头响起一声不耐烦的声音,“谁啊?”
“我是秘书一科驻信访办轮值干部李朝东,我有个问题想要咨询,贵司铁路车间张杰伟因伤调离高强度岗位一事.........”
秘书一科的名头,让电话对面的态度瞬间变好。
“确有此事?手续都齐全,为什么**不了?”
“我现在要求您们按照正常流程处理此事......”
“十五天内有结果是吧。”
“好,十五个工作日后我会进行回访,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普查,再有类似情况,我们会如实上报,相关不作为人员,必然会被问责。”
有时候,你几年办不了的事情,只是别人一个电话的事。
“同志,相关单位会十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准确答复,若逾期可再到信访办反应,我们将会推动问责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当听到事情有着落之后,老汉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嘴里不断念叨**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