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月后,荣毅在怀来福地等来了荣景天。
李景唐患的并非精神疾病,出院手续办得异常顺畅。
在确定李景唐的“死亡焦虑症”奇迹般地缓解甚至消失后,北医六院的医生们快速为他做完常规检查,便爽快地为他**了出院。
没有想象中的挽留,也丝毫没有传闻里探究“不药而愈秘密”的意图。
荣毅打量着眼前穿着黑色休闲衫的年轻男人。
这是他的第三位“族人”,也是“荣氏一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武力担当”。
在荣毅为其编织的“记忆”里,这位的前身本名“李景天”,出身荣氏的附庸家族,一生向道却止步“筑基”,最终时刻蒙受先代家主垂怜,被送入轮回并赐姓“荣”。
荣毅对荣景天的重视从他在编造那份“记忆”的时候恨不能把先代族长对李景天这个人物的“大恩大德”刻进每一个字里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台“法术机关枪”,绝不能失控,务必确保他的扳机扣在自己手里。
荣景天脸庞平平无奇,属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那种青年。不浓不淡的眉,形状普通的眼睛,鼻梁不高不矮地挺着,嘴唇厚薄适中,没有任何值得记忆的特征。
但细看之下,一种“崭新”的感觉扑面而来:皮肤纹理细腻均匀,不见一丝油光或瑕疵,哪怕是荣毅的视力都看不到其上有毛孔的存在;面色健康红润,绝无熬夜的暗沉或疲惫的苍白,难以想象不久前他还像个哈气连天的瘾君子;**的手腕和小臂肌肉线条流畅紧实,一眼望去就是沉稳的力量感……
他无言地站在荣毅面前,姿态如教科书般挺拔,与现任荣氏族长平静地对视,能看得出他对荣毅虽不亲近但也并无任何抗拒。
但就是这份“平静”本身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失真”感——它缺乏人类细微的情绪波纹,眉头从不见蹙起纹路,嘴角弧度如同刻线般固定在某个“正常”的点上。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一眼看去会觉得这是个相貌端正、健康的年轻人。
但清楚对方底细的荣毅却轻易就发现,这张脸上所有的“正常”微表情都被高度精准地管理着,像一个执行指令的完美外壳。
荣景天根本没有表情,或者说,他没有感情。
荣毅心里叹了一口气:他的试验失败了。
“李景唐”能顺利通过北医六院的检查并出院,说明他保留了基本完整的人格和认知。
起码在现代医学的概念里,“李景唐”是个正常人,有自理能力——他顺利到达荣毅面前也说明了这一点。
但这一切不是荣毅和他的“启灵术”的功劳,而是原身大脑里残留的。
他精心编撰的那份充斥了海量情绪渲染的“记忆”,终究没能够代替李景唐最后时刻因“睡眠缺乏”导致的早老性痴呆缺失的那些记忆,引发原身的情绪共鸣,创造出新的情感。
如今的荣景天与其说是一名人类,不如说是一个“湿件”。
不过,这种情况在荣毅预料的各种可能性之中。
现代科学证明,人类的感情是在与外界大量高烈度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于某一瞬间达到某个至今无法明确界定的阈值时突然产生的。
荣毅编的那份“记忆”确实信息量大,但与真实人生中海量、持续的情绪冲击相比,那真的不够看,达不到那个阈值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对方没有感情,那就没必要寒暄。
荣毅收拾心情,一言不发地继续盯着荣景天。
哪怕荣景天不是真正的“人”,他也得像个“人”,否则只能“报废”掉。
在后续的观察中,荣毅发现,荣景天在与他无言对视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毫无征兆地凝滞。
不是思考的发呆,而是一种空洞的定格:眼眸深处瞬间失去了所有焦距,如同镜头脱焦、信号中断,视线穿透眼前所有人和物,投向一个不存在于此时此地的虚空。
但也就几秒钟,甚至仅仅一两次心跳的时间,仿佛“程序”重新载入,他的目光会重新聚焦,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看来以后他必须一直戴墨镜了。”荣毅心里乱七八糟地想着,“但修真者戴墨镜很出戏啊!或者让他穿那种有帽兜的长袍?”
“景天,今后你有什么打算?”荣毅尝试着开口与对方交流。
“修习《大衍真经》、为家族效力。”让荣毅庆幸的是,荣景天的回答虽然没有感情,但也并不像人工合成的电子音,仍保留着人类语言的天然起伏节奏。
“看来保留了过去的说话习惯。”荣毅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必担心外人察觉异常了。
“没问题,稍后我就传你《大衍真经》。”
“……谢家主成全。”
“那,景天,今后你就住在左手边的楼里吧。”
“……可以,谢谢家主。”
“右手边有新建的演武场,你可以在那里温习曾经掌握的神通。毕竟,历经轮回,遗失了多少记忆不好说。像荣克行,几乎全忘光了。哦,荣克行你还记得吗?”
“……正有此意,谢谢家主。……记得,家族藏经阁管事。”
“都是自家人,你不用总说谢谢。另外,克行现在是长老了,分管藏经阁和府库。”
“……好的,家主。……弟子知道了,家主。”
“……行吧!生活上的事你可以找荣雪丰。雪丰记得吗?”
“……不记得。”
“家主夫人的贴身侍女,如今她是内务总管。”
“……”
一通对答下来,荣毅发现荣景天能够正常与他进行交流,只是说话间反应慢半拍,但偏偏又语气沉稳平静,像一台外壳崭新、引擎轰鸣的顶级跑车,用得却是拖拉机的驾驶系统。
另外,他的唇角偶尔会无意识地抽搐一下,又被他用非人的控制力强行压制下去,留下转瞬即逝的不规则纹理。
至此,荣毅对荣景天的情况基本明确了:相当于情感缺失症加轻度认知障碍,表现出来的是一定程度的交流障碍,同时反应有延迟。
这比他一开始的判断好得多:最初,他觉得对方是人肉机器人,但如今看来,这些毛病并不影响他当个“人”。
甚至,他比典型的情感缺失症患者的情况还要好。
因为后者普遍存在“存在主义痛苦”(“感觉自己像行尸走肉”,失去生活意义感与动力,有自毁倾向),而荣景天怀着修炼《大衍真经》和修为突破的强烈意愿,完全没有“活够了”的想法。
如此看来,整体的局面反而对荣毅挺不错:荣景天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又因痴迷修炼而不会无端滋事,甚至连跑出去闲逛都不会。
这简直是“人形自律兵器”的典范——他能自我养护,主动强化,还有真正人脑水准的战场局势分析能力。
现在荣毅唯一担心的就只剩荣景天的反应慢半拍和时不时的“卡顿”。
荣毅对荣景天的定位是“打手”、家族执法队的金牌红棍,未来针对的对象中包括行动力远超普通人的“蜂群宿主”。
他要是在战斗中像现在跟自己说话这样反应慢半拍兼时不时意识掉线,那给他开放多少“荣氏神通”授权都没用,分分钟要被对方拆了。
后续的检验中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荣毅就只能把他当成“核武器”了——平日藏在仓库里,时不时拿出来晒一晒,间或对着空地来一发,展示一下威力,但永远不会真放到实战里。
半个月后,荣毅在怀来福地等来了荣景天。
李景唐患的并非精神疾病,出院手续办得异常顺畅。
在确定李景唐的“死亡焦虑症”奇迹般地缓解甚至消失后,北医六院的医生们快速为他做完常规检查,便爽快地为他**了出院。
没有想象中的挽留,也丝毫没有传闻里探究“不药而愈秘密”的意图。
荣毅打量着眼前穿着黑色休闲衫的年轻男人。
这是他的第三位“族人”,也是“荣氏一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武力担当”。
在荣毅为其编织的“记忆”里,这位的前身本名“李景天”,出身荣氏的附庸家族,一生向道却止步“筑基”,最终时刻蒙受先代家主垂怜,被送入轮回并赐姓“荣”。
荣毅对荣景天的重视从他在编造那份“记忆”的时候恨不能把先代族长对李景天这个人物的“大恩大德”刻进每一个字里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台“法术机关枪”,绝不能失控,务必确保他的扳机扣在自己手里。
荣景天脸庞平平无奇,属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那种青年。不浓不淡的眉,形状普通的眼睛,鼻梁不高不矮地挺着,嘴唇厚薄适中,没有任何值得记忆的特征。
但细看之下,一种“崭新”的感觉扑面而来:皮肤纹理细腻均匀,不见一丝油光或瑕疵,哪怕是荣毅的视力都看不到其上有毛孔的存在;面色健康红润,绝无熬夜的暗沉或疲惫的苍白,难以想象不久前他还像个哈气连天的瘾君子;**的手腕和小臂肌肉线条流畅紧实,一眼望去就是沉稳的力量感……
他无言地站在荣毅面前,姿态如教科书般挺拔,与现任荣氏族长平静地对视,能看得出他对荣毅虽不亲近但也并无任何抗拒。
但就是这份“平静”本身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失真”感——它缺乏人类细微的情绪波纹,眉头从不见蹙起纹路,嘴角弧度如同刻线般固定在某个“正常”的点上。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一眼看去会觉得这是个相貌端正、健康的年轻人。
但清楚对方底细的荣毅却轻易就发现,这张脸上所有的“正常”微表情都被高度精准地管理着,像一个执行指令的完美外壳。
荣景天根本没有表情,或者说,他没有感情。
荣毅心里叹了一口气:他的试验失败了。
“李景唐”能顺利通过北医六院的检查并出院,说明他保留了基本完整的人格和认知。
起码在现代医学的概念里,“李景唐”是个正常人,有自理能力——他顺利到达荣毅面前也说明了这一点。
但这一切不是荣毅和他的“启灵术”的功劳,而是原身大脑里残留的。
他精心编撰的那份充斥了海量情绪渲染的“记忆”,终究没能够代替李景唐最后时刻因“睡眠缺乏”导致的早老性痴呆缺失的那些记忆,引发原身的情绪共鸣,创造出新的情感。
如今的荣景天与其说是一名人类,不如说是一个“湿件”。
不过,这种情况在荣毅预料的各种可能性之中。
现代科学证明,人类的感情是在与外界大量高烈度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于某一瞬间达到某个至今无法明确界定的阈值时突然产生的。
荣毅编的那份“记忆”确实信息量大,但与真实人生中海量、持续的情绪冲击相比,那真的不够看,达不到那个阈值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对方没有感情,那就没必要寒暄。
荣毅收拾心情,一言不发地继续盯着荣景天。
哪怕荣景天不是真正的“人”,他也得像个“人”,否则只能“报废”掉。
在后续的观察中,荣毅发现,荣景天在与他无言对视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毫无征兆地凝滞。
不是思考的发呆,而是一种空洞的定格:眼眸深处瞬间失去了所有焦距,如同镜头脱焦、信号中断,视线穿透眼前所有人和物,投向一个不存在于此时此地的虚空。
但也就几秒钟,甚至仅仅一两次心跳的时间,仿佛“程序”重新载入,他的目光会重新聚焦,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
“看来以后他必须一直戴墨镜了。”荣毅心里乱七八糟地想着,“但修真者戴墨镜很出戏啊!或者让他穿那种有帽兜的长袍?”
“景天,今后你有什么打算?”荣毅尝试着开口与对方交流。
“修习《大衍真经》、为家族效力。”让荣毅庆幸的是,荣景天的回答虽然没有感情,但也并不像人工合成的电子音,仍保留着人类语言的天然起伏节奏。
“看来保留了过去的说话习惯。”荣毅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必担心外人察觉异常了。
“没问题,稍后我就传你《大衍真经》。”
“……谢家主成全。”
“那,景天,今后你就住在左手边的楼里吧。”
“……可以,谢谢家主。”
“右手边有新建的演武场,你可以在那里温习曾经掌握的神通。毕竟,历经轮回,遗失了多少记忆不好说。像荣克行,几乎全忘光了。哦,荣克行你还记得吗?”
“……正有此意,谢谢家主。……记得,家族藏经阁管事。”
“都是自家人,你不用总说谢谢。另外,克行现在是长老了,分管藏经阁和府库。”
“……好的,家主。……弟子知道了,家主。”
“……行吧!生活上的事你可以找荣雪丰。雪丰记得吗?”
“……不记得。”
“家主夫人的贴身侍女,如今她是内务总管。”
“……”
一通对答下来,荣毅发现荣景天能够正常与他进行交流,只是说话间反应慢半拍,但偏偏又语气沉稳平静,像一台外壳崭新、引擎轰鸣的顶级跑车,用得却是拖拉机的驾驶系统。
另外,他的唇角偶尔会无意识地抽搐一下,又被他用非人的控制力强行压制下去,留下转瞬即逝的不规则纹理。
至此,荣毅对荣景天的情况基本明确了:相当于情感缺失症加轻度认知障碍,表现出来的是一定程度的交流障碍,同时反应有延迟。
这比他一开始的判断好得多:最初,他觉得对方是人肉机器人,但如今看来,这些毛病并不影响他当个“人”。
甚至,他比典型的情感缺失症患者的情况还要好。
因为后者普遍存在“存在主义痛苦”(“感觉自己像行尸走肉”,失去生活意义感与动力,有自毁倾向),而荣景天怀着修炼《大衍真经》和修为突破的强烈意愿,完全没有“活够了”的想法。
如此看来,整体的局面反而对荣毅挺不错:荣景天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又因痴迷修炼而不会无端滋事,甚至连跑出去闲逛都不会。
这简直是“人形自律兵器”的典范——他能自我养护,主动强化,还有真正人脑水准的战场局势分析能力。
现在荣毅唯一担心的就只剩荣景天的反应慢半拍和时不时的“卡顿”。
荣毅对荣景天的定位是“打手”、家族执法队的金牌红棍,未来针对的对象中包括行动力远超普通人的“蜂群宿主”。
他要是在战斗中像现在跟自己说话这样反应慢半拍兼时不时意识掉线,那给他开放多少“荣氏神通”授权都没用,分分钟要被对方拆了。
后续的检验中如果真的出现那种情况,荣毅就只能把他当成“核武器”了——平日藏在仓库里,时不时拿出来晒一晒,间或对着空地来一发,展示一下威力,但永远不会真放到实战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