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第2105章

小说: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14 05:37:52 源网站:2k小说网
  ();

  在这一刻,“才俊之能”不再是问题,真正震动他们的,是“朕也识得”这四字之后,那个悄无声息布局天下的影子。

  是那份几乎不合常理的掌控力。

  是那一座藏于宫墙背后、并未随**退场而出现,却足以改变朝堂结构的“无形选官体系”。

  他们一向自信自己才是庙堂人才储备的掌控者,是唯一的通道,是选贤任能的最终保证。

  可现在,那份掌控权正悄悄地,被从他们手中剥离。

  他们不敢相信。

  但他们不得不信。

  天子言之凿凿,从容不迫;若非真有实据,又怎敢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抛出如此惊人之言?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竟无一人敢追问“那名录安在”。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因为他们害怕,若天子真一摊手,那名录上赫然写着他们方才提及之人、苦寻数年之才,那这朝堂上,还有什么不是陛下心知肚明的?

  而他们,又究竟在为谁奔忙、为谁筹划、为谁倚重?

  许居正的手,仍握在袖中,指节却微微收紧。

  他想再说一句什么,终究只是轻轻吐出一口气,未发一语。

  殿中,风声不起。

  阳光微斜。

  唯有天子端坐御阶,似笑非笑,眼底波澜无声。

  金銮殿上,风声未动,旌旗如雕。

  晨光透过琉璃窗棂,在朱红色的丹柱之间流转,似流水覆玉,缓缓铺洒而下,在群臣身上投下斑驳光影。

  肃穆之下,疑惑依旧未解。

  自萧宁那句“诸位所荐之人,朕也识得”落下,整座朝堂便如被定在原地。

  殿中没有人言语,但每一张面孔、每一双眼神,都在思索、在权衡、在等待。

  这是一种近乎诡异的静默——不是出于敬畏,也不是出于迟疑,而是一种带着本能抗拒的、不愿相信的错愕。

  所有人都在等,等一个解释,等一个佐证,等那个看似不可能、却由天子亲口道出的“预备人选名录”的真实面貌。

  萧宁缓缓起身,脚步未动,双袖一展,微笑着道:

  “我知道,诸位可能不敢轻信。”

  “亦或者,是担忧朕所准备之人,并不符合大尧之需。”

  “但既然今日已至此地,不如——大家便一同看看这份名录。”

  话音甫落,一名司礼监内侍应声上前,从天子身侧案几上取出一册青玉封皮的文册,小心捧起,自御阶而下,步步平稳,缓缓行向列臣之首的许居正。

  那名册不厚,封面素雅,只镶一圈银边,无名无签,无署无章。

  可当它递到许居正手中时,这位阅尽庙堂风波、屹立朝纲三十载的阁老,却在触手那一刻,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他低头翻开第一页,手指刚触及纸角,眉目便在下一瞬骤然一震。

  只见第一页,便列有七人之名。

  首名,便是“柳怀章”三字。

  名字之下,小注依旧隽秀工整:

  “柳怀章,南岳人氏,家世清寒,少而好学。十五岁起随乡中旧儒游学,刻苦攻读,三试乡试皆中解元,三赴京兆会试,俱为上第,却因家门寂寥、门路不通,久滞于贡籍之列。”

  “后曾短随许阁老南巡,署为行幕,善于财赋章程、田地丈量、人丁抽征,一地之政,操理如线,不乱分毫。曾拟荐为户部主事,未及启用,便因朝局震荡而搁置。”

  字里行间,不言激烈,却字字沉稳,昭示其才实具用、心性耐重。

  许居正手中一颤,几乎失声。

  他记得此人,记得太清楚了。

  就在半月前,他还打算极力举荐此人入部任职,奈何朝中**把持,终被冷落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