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句话,如同一缕无声的毒烟,顺着魏征灼热的呼吸,钻进了张辅言的耳朵里。

  毕澄。

  这两个字,像两根淬了冰的钢针,狠狠地扎进了张辅言那颗早已被权谋浸透得波澜不惊的心脏,激起一片只有他自己才能察觉的、惊涛骇浪!

  他那双古井无波的老眼,眼底最深处,骤然闪过一丝骇人的精光,却又在顷刻间被一片更加深沉的、冰冷如铁的平静所覆盖。

  他明白了。

  这既是能将侯昆**彻底钉死在叛国罪名上的终极铁证,也是一根足以将水面之下那头真正猛虎――宁国府贾琅,也一并拖拽出来的、致命的引线!

  他缓缓转过身,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在火光映照下,看不出半分异样。

  “此事,休要再提。”

  他的声音不高,甚至有些沙哑,却像一块万年不化的寒冰,瞬间将魏征心中所有的激动都冻结成了虚无。

  随即,他对着周围那些同样满脸困惑的枢密院卫士,淡淡地挥了挥手。

  “将所有证物,悉数封存,带回都察院。任何人,不得私下议论。”

  他顿了顿,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眼睛,缓缓地,落在了身形一僵的魏征身上。

  “你,随我来。”

  角落里,侯昆那双本已黯淡无光的眼睛,在看到这一幕时,竟陡然闪过一丝病态的、死里逃生般的希冀!

  他听不清谈话,可他看得到张辅言那不同寻常的举动!

  他看到那名校尉在张辅言耳边低语之后,张辅言那瞬间的沉默,以及此刻这番单独问话的姿态!

  分歧!

  一定是他们内部出现了分歧!

  侯昆那颗早已沉入死水的心,在这一刻,竟抓住了一根他自己臆想出来的救命稻草!

  书房外,一处僻静的角落,寒风如刀。

  张辅言并未发问。

  他只是静静地立于阴影之中,用那双深不见底的老眼,一寸寸地,刮过魏征那张早已被冷汗浸湿的脸。

  沉默,是此刻最锋利的刀。

  那无声的审视,比任何酷刑都更加致命。

  魏征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背心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

  他那只握着刀柄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捏得发白,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

  就在魏征的心理防线即将被这无声的压力彻底摧毁,就要开口辩解之际。

  张辅言,终于缓缓地,开口了。

  他没有质问,更没有封口。

  他只是用一种极其信任的、仿佛在托付生死的语气,低声说道: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魏征的呼吸,在这一刻彻底停滞了。

  张辅言上前一步,那沙哑的声音里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像是在交予一道足以改变战局的密令。

  “毕澄此人,早已不是军器监的工匠。他,乃是此案逆贼同党之首,是为蛮族打造攻城利器的罪魁祸首!”

  他顿了顿,那双老狐狸般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器重”的、令人无法抗拒的光芒。

  “必须在他被旁人察觉前,由我们的人,先行找到!”

  这番话,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轰然压下,却又化作了一股滚烫的暖流,瞬间贯穿了魏征的四肢百骸!

  他呆立在原地,那颗因恐惧而剧烈跳动的心,在这一刻,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激昂,冲击得头晕目眩!

  他明白了。

  张大人并非怀疑,而是在考验!

  是在托付!

  他将寻找此案最关键人证这个最危险、也最荣耀的任务,包装成了一份天大的功劳与信任,直接交到了自己的手上!

  魏征心中所有的忐忑与疑虑,在这一瞬间,尽数化为乌有。

  “噗通!”

  他再无任何犹豫,单膝重重跪倒在地,那冰冷的铁甲与坚硬的地面碰撞,发出一声沉闷而坚定的巨响!

  “末将万死不辞!”

  他将头颅深深地埋下,声音因极度的激动而嘶哑颤抖。

  “末将,誓要将此逆贼,生擒归案!”

  张辅言缓缓点头,亲自将他扶起。

  他兵不血刃地,将一个潜在的泄密者,转化成了一名最忠诚的执行者。

  更抢在任何人反应过来之前,布下了控制关键人证的、最重要的一步先手。

  处理完现场所有事务,张辅言那枯瘦的身影重新踏出府门,翻身上马。

  他并未立刻下令返回,而是对着身后那片最深的阴影,唤来了一名一直默不作声的亲信。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早已备好的、不具名、也无一字的信笺,递了过去。

  “即刻出城。”

  张辅言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搅动风云的决绝。

  “将此信,送往京郊天工谷。”

  “记住,信上,仅以兰台水印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