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隐龙 福州城内的暗潮

小说:明末隐龙 作者:傻老虎 更新时间:2025-11-12 10:57:26 源网站:2k小说网
  福州王府议事厅的鎏金铜灯高悬,烛火在穿堂风里明明灭灭,将殿内文武官员的影子映在朱红立柱上,忽长忽短,如同此刻摇摆不定的朝局。监国唐王朱聿键端坐于上,龙椅扶手上的雕龙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冷硬光泽,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椅面,目光扫过殿下分列的两派官员,眉头微蹙 —— 自川江 传来福建水师溃败的消息后,这朝堂便成了针尖对麦芒的角斗场。

  “陛下!林宇贼子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左侧首位,主剿派核心、郑芝龙的心腹大臣周瑞率先出列,声如洪钟,震得殿内烛火微微晃动。他手中捧着一份奏折,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此人先是击溃我水师,截断闽蜀商路;后又斩杀朝廷使者,拒不奉诏;如今更是私造蜀锦券,妄图割据一方!此等心腹大患不除,福建永无宁日,朝廷威严何在?臣恳请陛下下旨,调集两广、湖广兵力,再遣使联络澳门的西番(葡萄牙),许以通商之利,请其出兵助战,务必将林宇贼部连根拔起!”

  周瑞话音刚落,右侧立刻传来反驳声。主战派官员、翰林院编修陈继儒上前一步,手持一卷情报,语气恳切:“周大人此言差矣!建奴(满清)已占辽东,虎视中原,近日更有消息传至南京,称其暗中遣使诱降林宇 —— 此等时候,若我朝自相残杀,岂不正中敌下怀?林宇虽桀骜,却也是抗清之力,其麾下新军战力已在川北显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暂停对蜀用兵,集中精力加固福建海防,甚至可派使者与林宇密谈,共商抗清大计。古人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望陛下三思!”

  “一派胡言!” 周瑞厉声打断,“陈大人莫不是收了林宇的好处?竟为贼子说话!林宇若真心抗清,为何拒不接受朝廷调遣?为何要私铸货币、拥兵自重?今日不除,他日必成第二个张献忠!”

  “周大人血口喷人!” 陈继儒气得脸色涨红,“臣所言皆为社稷安危!建奴已在山海关外厉兵秣马,若我朝仍执着于内斗,迟早要重蹈崇祯皇帝的覆辙!”

  两派官员瞬间炸开了锅,主战派力陈满清威胁,主剿派痛斥林宇 “叛逆”,争吵声、拍案声交织在一起,震得殿顶的灰尘簌簌落下。朱聿键坐在龙椅上,脸色愈发难看 —— 他虽有心抗清,却深知福建兵权尽在郑芝龙手中,周瑞的话,实则是郑氏集团的态度。可若真如主战派所言,与林宇合作,又怕养虎为患,更何况林宇连朝廷使者都敢杀,绝非易控之人。

  “够了!” 朱聿键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丝疲惫,“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议。诸卿先行退下,明日再商。” 说罢,不等众人回应,便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殿官员面面相觑。主战派望着朱聿键离去的背影,脸上满是忧虑;主剿派则相互递了个眼色,嘴角藏着不易察觉的冷笑。

  当日暮降临,福州城内的繁华渐渐褪去,郑芝龙府邸的密室却亮起了灯火。密室四壁由青石砌成,无窗无门,只靠一盏油灯照明,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压不住几分阴森。周瑞与几名主剿派核心官员围坐在石桌旁,郑芝龙的长子郑森(郑成功)代父出席,他身着黑色锦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冰冷。

  “陈继儒那伙人,真是不知死活!” 周瑞咬牙切齿,“今日在朝堂上公然为林宇辩护,若不加以惩戒,日后必成大患!”

  “何止是辩护。” 一名官员低声道,“属下听说,陈继儒近日频繁联络南京的主战派官员,还暗中写信给湖广巡抚,意图阻挠对蜀用兵。此等行为,与通敌何异?”

  郑森抬眼,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父亲说了,要想彻底推行剿蜀方略,必先让这些‘清流’闭嘴。”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石桌上的一份名单,上面写着陈继儒等几名主战派官员的名字,“今夜便动手,做得干净些。或伪装成意外落水,或嫁祸给林宇的暗探 —— 总之,不能让人查到咱们头上。”

  众人齐声应道,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密室的油灯忽明忽暗,将他们的影子映在墙上,如同蛰伏的野兽,正悄然露出獠牙。

  与此同时,福州城南的一间茶馆内,一名身着青布长衫的茶客正慢悠悠地斟着茶。他看似在品茶,目光却透过茶馆的窗棂,紧盯着郑芝龙府邸的方向 —— 此人正是 “暗堂” 安插在福州的眼线,代号 “青雀”。近几日,他发现主剿派官员频繁出入郑府,且有不少面生的精壮男子在府邸周围游荡,这些人腰间鼓鼓囊囊,显然藏着兵器,其中甚至有几个是本地黑道上有名的死士。

  “青雀” 心中警铃大作,他不动声色地结了茶钱,转身走进茶馆后的小巷。巷内阴暗潮湿,墙角堆着枯枝败叶,他快速从怀中掏出一张油纸,用炭笔在上面写下几行字:“主剿派密会频繁,死士异动,恐对主战派不利,速报成都。” 写完后,他将油纸折成小块,塞进一只信鸽的脚环中,抬手将信鸽放飞。信鸽扑棱着翅膀,穿过福州城的夜色,朝着西南方向飞去,如同黑暗中传递警报的星火。

  夜色渐深,福州城内的街道渐渐冷清,只有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偶尔响起。主战派官员陈继儒的书房内,灯火依旧亮着。他坐在案前,正奋笔疾书,试图写下最后一份恳请暂缓剿蜀、联合抗清的奏折。书桌上堆满了各地传来的情报,其中一份标注着 “南京密报” 的纸张上,清晰写着 “满清欲分兵南下,福建恐成目标”。

  “若陛下能看清局势,何至于此……” 陈继儒长叹一声,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不知道,此刻书房外的巷口,两名黑影正贴着墙根缓缓移动,手中的短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更不知道,“暗堂” 的预警信鸽虽已启程,却能否赶在死神降临前,为他带来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