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隐龙 坚壁的答案

小说:明末隐龙 作者:傻老虎 更新时间:2025-11-12 10:57:26 源网站:2k小说网
  剑阁关的晨雾尚未完全消散,关隘内的指挥所里却已是灯火通明。张参将身着染着硝烟的铠甲,正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与窗外士兵清理战场的动静交织在一起。他面前摊着一张展开的战报,上面用朱笔清晰地标注着此次战斗的每一个关键数据 ——“毙敌四十二人,伤敌二十一人,缴获顺刀十七柄、弓箭三十余副,己方仅七人受流矢、跳弹轻伤”,每一个数字都凝聚着昨夜的惊心动魄。

  “雷霆铳的表现超出预期。” 张参将对着身旁的文书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燧发装置的可靠性比旧式火绳枪强太多,十息一轮的轮番齐射,硬是把清军的冲锋压了回去。但也得记下来,有三杆铳出现燧石卡壳,回去后让工匠们琢磨琢磨,是不是燧石的硬度还得再调整。”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战报上 “火炮” 一栏,眉头微蹙,“虎蹲炮的霰弹覆盖确实厉害,可移动起来太费劲了,要是清军从侧翼迂回,咱们的炮队根本来不及调整位置。还有装填速度,得让炮手们再练,争取把装填时间缩短两成。”

  文书飞速记录着,偶尔抬头询问细节。张参将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剑阁关地形图前,手指沿着关隘侧翼的山道划过:“这次能赢,靠的是隐蔽得好、火力突然,还有弟兄们守纪律。可咱们也得想明白,要是清军带着更重的炮来,或者围着咱们不打,光靠现在这点防御,撑不了太久。” 他转身对文书强调,“战报里必须加上建议:一是请林大人再拨些雷霆铳和弹药,至少得让每个火铳手都能配上两杆备用;二是赶紧加固关隘侧翼和后方的山道,派专人守着,防止清军绕路偷袭;三是把这次的防御打法整理出来,给其他隘口的弟兄们做个参考。”

  半个时辰后,一封封密封好的战报被交到快马斥候手中。斥候翻身跃上战马,马蹄声急促地响过关隘,朝着成都方向疾驰而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道上,战报封蜡上的 “急” 字在阳光下泛着红光,仿佛承载着整个川北边防的期待。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清军临时营地里,却是一片压抑的气氛。勒克德浑单膝跪在帐篷中央,身上的甲胄还沾着未干的血迹,头垂得低低的,不敢直视上座的清军贝勒岳托。“贝勒爷,末将无能!” 他声音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羞愧,“剑阁关的明军…… 跟咱们以前遇到的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火铳射速快得吓人,炮也打得准,弟兄们刚靠近就被打懵了,根本没法组织反击……”

  岳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原本以为,两百名巴牙喇精锐足以拿下剑阁关,就算拿不下,也能摸清明军的底细,可没想到,最后竟落得折损近半的下场。“你是说,他们的火铳比咱们的火绳枪还快?” 岳托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而且还能做到轮番齐射,火力没断过?”

  “是!” 勒克德浑连忙点头,“末将亲眼所见,他们的士兵按队列交替射击,根本不给咱们喘息的机会。还有他们的炮,霰弹一泼就是一片,弟兄们躲都没法躲。”

  岳托沉默了,手指摩挲着腰间的玉佩。他突然意识到,林宇麾下的这支明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不堪一击的队伍了 —— 他们有新式火器,有严谨的战术,还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若是强行攻打这样的隘口,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人命。“立刻写战报,快马送往盛京!” 岳托猛地站起身,语气坚定,“告诉大汗,林宇的部队不能再当普通明军看待,他们的火器和防御体系比咱们想的强太多,入川的难度和代价,得重新算!”

  战报送出的同时,成都蜀王府的书房里,林宇正拿着剑阁关送来的捷报,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手指划过战报上 “毙伤敌六十余人,己方轻伤七人” 的字样,对身旁的刘子墨说道:“张参将没让我失望,这新式火器和战术,总算在实战中见了成效。”

  刘子墨凑近看了看战报,也笑着点头:“大人‘凭坚城、用大炮’的法子果然管用。您看,张参将还建议给其他隘口推广这种防御战术,要是所有边防都能有剑阁关的战力,清军再想来犯,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林宇放下捷报,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嘉奖令立刻发下去,张参将想要的雷霆铳和弹药,让军工局优先供应。另外,把他的战报和经验总结抄送给各个边防要点,让弟兄们都学学。”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皇太极这次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是短期内不敢再轻易打川北的主意了。这段时间,正好让咱们把东南方向的事处理好。”

  他走到窗边,望着王府外繁忙的街道,心里暗暗盘算:此次剑阁关之战,虽然规模不大,却意义重大。不仅挫败了皇太极试探报复的心思,还让清军意识到蜀军火器的厉害,说不定能让他们把注意力转到蒙古、**那边去。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让蜀地军民看到了希望,也验证了新式陆军的战斗力,接下来推广火器、加强防御,就会顺利得多。

  然而,盛京的皇宫里,气氛却截然不同。皇太极拿着岳托送来的战报,脸色凝重地坐在龙椅上,殿内的文武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喘。“林宇所部,竟已如此强悍?” 皇太极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惊,“火铳射速远超我军火绳枪,防御工事也做得滴水不漏,看来之前是朕小看他了。”

  一名大臣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大汗,依臣之见,入川难度远超预期,不如先集中兵力拿下蒙古和**,彻底稳固后方,再回头对付林宇不迟。” 另一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大汗,明朝北方防线还有漏洞,咱们不如继续从那边突破,没必要跟林宇死磕。”

  皇太极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他知道,大臣们说得有道理,林宇这块骨头太硬,强行啃下去只会得不偿失。“传朕旨意,” 他终于开口,语气坚定,“暂停入川计划,重新评估林宇所部的实力。命岳托加强对川北的侦察,同时调兵继续攻打蒙古,务必在年内拿下察哈尔部!”

  旨意传出,盛京的动向悄然改变,而远在成都的林宇,也收到了东南方向传来的消息 —— 福建水师虽已撤退,但东南沿海仍有小股敌军骚扰,粮道尚未完全打通。他知道,这段喘息期来之不易,必须尽快解决东南的问题,才能专心应对未来清军可能的反扑。

  川北边境渐渐恢复了平静,剑阁关前的血迹早已被雨水冲刷干净,可空气中仍残留着淡淡的硝烟味。关墙上的 “林” 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宣告着这片土地的主权。张参将站在关墙上,望着远方的群山,心里清楚,这平静只是暂时的;成都的林宇,正忙着调配兵力、催促军工生产;盛京的皇太极,也在加紧布局,准备着下一次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