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第3135章

小说: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0-17 21:11:40 源网站:2k小说网
  “朕,可以给你们富贵,给你们权势,甚至,给你们比以前更高的地位。”

  楚宁的语气依旧平淡,但话语中的内容却充满了诱惑与威胁。

  “但前提是,你们要懂得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是天命所归。”

  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如刀,仿佛要刺穿每一个人的灵魂:

  “大汉,已经亡了!”

  “从今往后,这片土地上,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朕的声音!”

  “只有一个王朝,那就是大楚!”

  “愿意效忠大楚,效忠于朕的,站出来,朕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若还有人心存汉室,想做那刘卑第二……”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中蕴含的血腥意味,比任何直接的威胁都更加令人胆寒。

  那冲天而起的黑烟和尚未散去的血腥气,就是最清晰的注解。

  广场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片刻之后,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些机灵的、或是早已心生去意的官员率先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颤抖地高呼:

  “臣等愿效忠陛下!愿为大楚效力!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人带头,更多的人如同潮水般纷纷跪伏下去,黑压压的一片。

  纵然心中仍有不甘、有悲愤、有耻辱,但在灭门的血腥威慑和家族存续的现实面前,个人的气节与忠诚,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苟且偷生,成为了此刻唯一的选择。

  楚宁俯瞰着脚下这片匍匐在地的昔日敌国精英,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他知道,屠刀与怀柔,从来都是帝王术的一体两面。

  刘卑的鲜血和全府的性命,为他铺就了接管旧朝遗产、稳定新朝秩序的第一步。

  常安城的官心,在这一刻,被他用最残酷的方式,强行归顺了。

  然而,他也清楚,表面的顺从之下,必然暗流涌动。

  真正的征服,远比攻破一座城池、屠杀一个家族,要漫长和复杂得多。

  此刻,空气中弥漫着绝望、惶恐以及一种命运操于他人之手的无力感。

  没有人敢抬头直视那位高踞于殿前丹陛之上的楚国皇帝。

  楚宁冷峻的面容在火光下显得棱角分明,眼神扫过下方如同待宰羔羊般的群臣,深邃得不见底。

  他缓缓抬起手,随意地挥了挥袖袍,动作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都退下吧。”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跪伏官员的耳中,如同赦令,又如同最终的审判。

  大部分人如蒙大赦,却又不敢立刻起身,只是将头埋得更低。

  然后才在楚军士兵的示意下,战战兢兢、互相搀扶着从地上爬起,低着头,迈着虚浮的脚步,沉默而迅速地退出了广场,消失在宫墙的阴影里。

  他们的命运尚未可知,但至少,暂时保住了性命。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离开了。

  有七八个人依旧留在原地,他们虽然也跪着,但姿态却与方才那些面如死灰的同僚截然不同。

  他们的腰背虽然因礼节而弯曲,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期待,甚至是一丝隐秘的得意。

  当其他官员如同潮水般退去后,他们这几块“礁石”便显得格外突兀。

  楚宁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针,落在了这几人身上。

  他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李弼、王羽、张韬、赵明……”

  他逐一念出这些名字,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还有你们几位,都平身吧。”

  这几人,正是此次楚军能够如此迅速攻破常安城,尤其是顺利打开西门的关键人物——大汉王朝的内部背叛者。

  以李弼为首,他们或在朝中拥有实权,或在关键城防岗位。

  在楚军兵临城下之际,选择了倒戈一击,用旧主的江山,作为自己投向新朝的晋身之阶。

  听到楚宁亲自点名并赐予平身,几人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取而代之的是狂喜。

  他们连忙叩首谢恩,然后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垂手恭立,做出无比恭顺的姿态。

  其中李弼的动作尤为艰难,他被独孤伽下令打板子,此刻只能勉强站着,脸色因失血和疼痛而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中的兴奋却难以掩饰。

  楚宁踱步上前,目光在几人脸上缓缓扫过。

  “诸位,”

  他开口,语气中带上了一丝罕见的、近乎赞许的意味:

  “此次我军能迅速拿下这常安坚城,尔等居功至伟。”

  “识时务者为俊杰,此言不虚。若非尔等深明大义,顺应天命,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我大楚将士,不知还要多流多少血汗。”

  这番夸赞,如同甘霖般洒在李弼等人的心上。

  他们知道,自己这场豪赌,赌赢了!

  王羽、张韬等人连忙躬身,连声道:

  “陛下天威所至,臣等不过顺天应人,略尽绵薄之力,不敢居功!”

  “能为陛下效力,是臣等三生有幸!”

  楚宁微微抬手,止住了他们的谀辞,话锋随即一转,进入了正题:

  “如今,常安初定,百废待兴,人心浮动,城内秩序,亟需稳定。”

  他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尔等既熟悉常安事务,在旧朝亦素有威望,这稳定地方、安抚民心之重任,便暂时交由尔等承担。”

  几人闻言,心中更是大喜。

  这意味着他们不仅保住了性命,似乎连权位也能暂时得以保留!

  “即日起,”

  楚宁继续道:“尔等仍暂领原职,各司其职,务必确保常安城内治安平稳,市井如常,民生尽快恢复。”

  “诸如张贴安民告示,晓谕百姓,使其各安生业,勿生恐慌等事,皆由尔等负责。”

  他顿了顿,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预期:

  “待我大楚派遣的官员陆续抵达,熟悉此间事务之后,再行论功行赏,调整尔等官职。”

  “届时,自有封赏。”

  这无疑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甚至是一个光明的前程许诺!

  只要现在干得好,将来在新朝,不仅官位能保住,甚至还有升迁的可能!

  巨大的喜悦冲击着李弼等人,他们几乎要抑制不住脸上的笑容,纷纷再次躬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