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运粮队,今日暂且听从本官调派!”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陈校尉却听得眉头大皱。
征调民夫运送军粮?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民夫如何能与正规运粮队相比?
且不说安全性无法保障,就是这效率和对军规的遵守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赵大人,这……这恐怕不合规矩吧?”
陈校尉忍不住提高了声音,据理力争:“军粮运输,向来由我等专职负责,路线、时间皆有定例,岂能随意交由民夫?”
“万一途中出了差错,或者延误了时辰,影响了将士们用餐,这个责任,末将担待不起,恐怕赵大人您也……”
他本想说“您也担待不起”,但话到嘴边,还是留了半分余地。
然而,赵明似乎早就料到他会反对,根本不给他继续说下去的机会。
脸色陡然一寒,厉声训斥道:“陈校尉!你是在质疑本官的决定吗?”
他上前一步,目光逼视着陈校尉,声音冰冷:
“规矩?本官掌管太仓,调配粮草,便是规矩!”
“如今是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一切以稳妥为重!你一个小小的校尉,懂得什么大局?莫非你要抗命不成?!”
他身后的几名陌生护卫也同时上前一步,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眼神不善地盯着陈校尉,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过来。
陈校尉被赵明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和那几名护卫的杀气震慑住了。
陈校尉看了看赵明那不容置疑的脸色,又瞥了瞥那些明显不是善茬的护卫。
再想到对方毕竟是掌管粮草的朝廷大员,自己只是一个低级军官,若是硬顶下去,恐怕立刻就要吃亏。
他心中虽然充满了疑虑和不满,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强行将火气压了下去,抱拳道:
“末将……不敢!既然赵大人已有安排,末将……遵命便是!”
说完,他愤愤地一挥手,带着满腹狐疑和憋屈的运粮队士兵,转身离开了太仓署。
他总觉得今天这事透着古怪,但具体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
看着陈校尉带人离去,赵明紧绷的脸上才微微放松,不易察觉地松了一口气。
他转身对身后一名心腹属吏低声吩咐道:“快去准备!让我们的人立刻换上运粮队的号衣,半个时辰后,准时出发!”
“是,大人!”
一场李代桃僵的戏码,就在这清晨的太仓署外,悄然完成了第一步。
真正的运粮队被支开,而一支由李弼、王羽等人暗中掌控的、伪装成运粮队的奇兵,即将登上舞台。
他们的目标,直指那座决定常安城命运的——东门!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常安城东区的街道上,。
一支由数十辆粮车组成的队伍,正沿着青石板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不紧不慢地向着东门方向行进。
这支队伍,从外表看,与平日往来的运粮队并无二致。
士兵们穿着略显陈旧的汉军号衣,推着满载麻袋的独轮车或驴车。
他们脸上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麻木,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内容无非是些家长里短、军中琐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领队的是一名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的汉子。
他代替了原本的陈校尉,手持着赵明开具的、手续齐全的运粮文书,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沿途的情况。
他便是卫尉张韬安排的心腹死士头领。
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队伍中,却混杂着几个与众不同的“士兵”。
“你们运粮队,今日暂且听从本官调派!”
他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陈校尉却听得眉头大皱。
征调民夫运送军粮?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民夫如何能与正规运粮队相比?
且不说安全性无法保障,就是这效率和对军规的遵守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赵大人,这……这恐怕不合规矩吧?”
陈校尉忍不住提高了声音,据理力争:“军粮运输,向来由我等专职负责,路线、时间皆有定例,岂能随意交由民夫?”
“万一途中出了差错,或者延误了时辰,影响了将士们用餐,这个责任,末将担待不起,恐怕赵大人您也……”
他本想说“您也担待不起”,但话到嘴边,还是留了半分余地。
然而,赵明似乎早就料到他会反对,根本不给他继续说下去的机会。
脸色陡然一寒,厉声训斥道:“陈校尉!你是在质疑本官的决定吗?”
他上前一步,目光逼视着陈校尉,声音冰冷:
“规矩?本官掌管太仓,调配粮草,便是规矩!”
“如今是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一切以稳妥为重!你一个小小的校尉,懂得什么大局?莫非你要抗命不成?!”
他身后的几名陌生护卫也同时上前一步,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眼神不善地盯着陈校尉,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过来。
陈校尉被赵明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和那几名护卫的杀气震慑住了。
陈校尉看了看赵明那不容置疑的脸色,又瞥了瞥那些明显不是善茬的护卫。
再想到对方毕竟是掌管粮草的朝廷大员,自己只是一个低级军官,若是硬顶下去,恐怕立刻就要吃亏。
他心中虽然充满了疑虑和不满,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强行将火气压了下去,抱拳道:
“末将……不敢!既然赵大人已有安排,末将……遵命便是!”
说完,他愤愤地一挥手,带着满腹狐疑和憋屈的运粮队士兵,转身离开了太仓署。
他总觉得今天这事透着古怪,但具体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
看着陈校尉带人离去,赵明紧绷的脸上才微微放松,不易察觉地松了一口气。
他转身对身后一名心腹属吏低声吩咐道:“快去准备!让我们的人立刻换上运粮队的号衣,半个时辰后,准时出发!”
“是,大人!”
一场李代桃僵的戏码,就在这清晨的太仓署外,悄然完成了第一步。
真正的运粮队被支开,而一支由李弼、王羽等人暗中掌控的、伪装成运粮队的奇兵,即将登上舞台。
他们的目标,直指那座决定常安城命运的——东门!
清晨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常安城东区的街道上,。
一支由数十辆粮车组成的队伍,正沿着青石板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不紧不慢地向着东门方向行进。
这支队伍,从外表看,与平日往来的运粮队并无二致。
士兵们穿着略显陈旧的汉军号衣,推着满载麻袋的独轮车或驴车。
他们脸上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麻木,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内容无非是些家长里短、军中琐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领队的是一名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的汉子。
他代替了原本的陈校尉,手持着赵明开具的、手续齐全的运粮文书,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沿途的情况。
他便是卫尉张韬安排的心腹死士头领。
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队伍中,却混杂着几个与众不同的“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