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缓缓抬起头,看到魏延那傲慢的神情,他的脸形瞬间扭曲变形,眼中燃烧着忿怒的火焰。
“魏延,你为何背信弃义!”
他愤然无比地冲着魏延质问道,声音中充满了怨恨:
“你明明只是要借道伐交州,为何反要夺我蜀国?你这等行径,与强盗何异!”
萧和在一旁听到这话,不禁乐了。
这个杨怀,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恶人先告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谁给他的底气,让他如此嚣张?
于是,萧和向前一步,义正言辞道:
“我家天子与你主刘璋,乃是刘氏同宗,本应相互扶持,共兴汉室,可是你主刘璋却先攻阳平关,与我大汉为敌!”
“刘璋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家天子背信弃义?天子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
萧和的话语如同利剑一般,直刺杨怀的心脏。
杨怀一时间无言以辩,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谁让他刘璋率先对老刘背信弃义,做出那等不义之举。
如今老刘无论以何种方式对他进行反击,在旁人看来,那都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之事。
毕竟,谁让刘璋理亏在先,自食恶果也是咎由自取!
“我主……”
杨怀面带惭愧之色,嘴唇微微颤抖,一时间竟无言以应。
“杨怀,你可听好了,天子乃天命所归,注定要一统这乱世天下,再兴汉室。”
“想那刘璋,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只知偏安于蜀国一隅,根本不配坐拥这蜀国的大好河山。”
“而我们若此时归顺天子,顺应天命,不仅能保一方百姓平安,还能于史书上留下忠义美名,为后世所敬仰。”
“杨怀,你莫要再执迷不悟了,降了吧。”
一个充满诱惑与劝诫之意的劝降之声响起,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一种无形的力量,穿透杨怀的内心防线。
那声音熟悉无比,仿佛一道闪电划过杨怀的脑海。
杨怀浑身一震,猛然抬起头来,目光搜寻着声音的来源。
“张……张松?”
杨怀声音沙哑,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出言劝他的人,竟会是张松!
“为什么他还活着?这怎么可能!”
杨怀心中惊涛骇浪,无数疑问涌上心头:
“萧和不是识破了他的计策吗?按照常理,他应该已经被杀了才对,为何还能完好无损站在这里劝降我?”
刹那间,杨怀的脑中涌起一阵惊愕的念头,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将他彻底淹没。
他瞪大了眼睛,盯着张松,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
“杨怀,其实从一开始,这一切就是大司**计策。”
张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敬佩的笑容,然后将全盘计划缓缓揭出。
“我只是奉命前往白关城中,故意露出破绽,诱你出击,如此一来,魏将军才能提前设下天罗地网,等你上钩。”
“否则,以我军的实力,想要轻松拿下那易守难攻的白关城,打开这入蜀的门户,又谈何容易呢。”
“从头到尾,你都在大司**算计之中,却浑然不知。”
张松的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敲击在杨怀的心上。
杨怀身形凝固,僵在原地。
他嘴角不受控制**起来,眼珠也渐渐睁大,仿佛要瞪出眼眶一般。
终于,他明白了。
并非是张松的计策被萧和识破,而是从一开始,这就是萧和策划的一场大局。
张松,只不过是萧和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被利用来完成这宏大的计划。
而他杨怀,则更像是一个跳梁小丑,被耍得团团转。
羞愤、恼恨、绝望等无数复杂的情绪,如同锋利的**一般,一刀一刀地剜着他的心,让他痛不欲生。
“张松狗贼!”
杨怀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咆哮着大骂:
“你这无耻的背主之贼!你身为蜀国臣子,享受着蜀王的恩宠与厚禄,却敢背叛蜀王!你的良心何在?你就是畜牲啊!”
杨怀越说越激动,甚至不顾一切地扑向张松,想要亲手将这个背叛者杀死,以泄心头之恨。
左右两侧的汉卒眼疾手快,迅速将他摁住,任他如何挣扎,都无法起身,只能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野兽一般,徒劳咆哮着。
张松看着杨怀那愤怒而又无奈的模样,心中没有一丝怜悯,反而将积压已久的怨气一股脑宣泄出来。
“当初天下大乱,诸侯争雄,强者为尊,这是乱世生存的法则,我蜀国地处偏僻,若想在这乱世中立足,必须有所作为。”
“于是我劝刘璋莫要满足于蜀国这一隅之地,要么率军北上,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匡扶汉室,要么率军东下,拓展疆土,增强实力。”
“可惜啊,时机稍纵即逝,以刘璋的平庸之才,根本无法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只能是困守蜀国,坐以待毙。”
“我亦为他献过谋生之策,劝他归顺天子,顺应天下大势,谁想他不听忠言,一意孤行,这等庸昏之主,怎配得上我的忠诚?”
“我若不叛刘璋,天理难容!”
“我张松也是有志之士,岂能甘愿在这庸主手下碌碌无为,虚度一生?”
张松越说越气愤,声音也越来越高亢,显然这份怨气,已经在他心中积怨已久,如同火山一般,终于在此刻爆发出来。
杨怀眼珠瞪得快要憋炸,脸上青筋暴起,却无法反驳张松的话。
除了愤怒,他发现自己竟然无话可说,只能无奈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他内心深处,其实对张松的某些观点是暗暗认同的。
尽管他对刘璋一直怀着一颗赤诚忠心,多年来为其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可他也不能昧着良心,去否认刘璋身上存在的那些致命缺陷。
刘璋此人,性格暗弱,行事庸碌,难以担当起在这乱世中守护蜀国、开疆拓土的重任。
“杨怀!”
魏延立于阵前,目光如炬,声如洪钟道:
“念在你平日里对刘璋还算忠诚,本将今日就给你一个机会,我再郑重问你一句,你到底是降还是不降?”
魏延神色威严,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这无疑是在给杨怀下最后通牒。
而一旁的萧和,心中却十分清楚,杨怀乃是刘璋的死忠份子,对刘璋忠心耿耿,想要让他轻易投降,绝非易事。
果不其然,杨怀听闻魏延的话后,猛抬起头来,眼中满是决绝与愤怒。
他昂首挺胸,大吼道:
“我杨怀就算死,也绝不做那背主之贼!魏延,你若有种,就杀了我吧!”
杨怀不但没有丝毫投降的念头,反而口出如此狂言,这让魏延顿时大怒。
“好你个顽逆之徒,竟如此冥顽不灵!来人,将此贼拖去斩首!”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左右两侧的士卒如狼似虎般拥上前去,将杨怀抓住,拖着他往城下走去。
“蜀王,都是张松这奸贼啊!是他迷惑了你,才导致如今这局面啊!”
杨怀在被拖走的过程中,悲声呼喊,那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恨。
然这悲声还未持续多久,便戛然而止。
只见刀光一闪,杨怀,人头落地,鲜血溅了一地。
“将此贼人头悬于城门之下!”
魏延看着杨怀的尸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酷,摆手霸道命令道:
“让那些蜀人知道,负隅顽抗的下场就是如此!”
很快,杨怀的首级便被高高悬挂在白关城门之下。
萧和和魏延相视一眼,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入城。
此时,白关城中的五千蜀军早已在之前的战斗中覆没,城内毫无阻挡之力,汉军轻松地便入了城。
就这样,蜀东的大门,被这支强大的汉军一脚踢开。
入城之后,萧和和魏延经过一番商议,都觉得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于是提议即刻西进,直奔江州。
他们心里都清楚,只要过了江州,便进入了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一马平川,再无险要地势可守。
届时,刘璋将如同瓮中之鳖,无险可守,只能坐以待毙。
魏延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即下令,让部分兵马在城内休整,以恢复体力、补充给养,同时以三万精锐兵马沿着长江浩浩荡荡西进。
这支汉军,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一般,势如破竹。
他们一路攻城略地,所到之处,汉军的攻势锐不可当,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蜀地地处偏远,远离中原战场。
自刘璋父子治蜀以来,这里几乎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战乱。
故而,蜀地的百姓们可以说多年来都未受过战火的殃及,一直过着相对安宁的生活。
突然之间,杀戮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
白关城失陷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蜀地各县炸开。
各县官民都毫无防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战火会如此迅速蔓延到自己身边。
当得知白关已失后,各地官吏们惊恐万分,知汉军的厉害,知道自己根本无力抵抗,于是纷纷望风而降,以求自保。
魏延率领的汉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破七座城池,其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直逼黑松关。
黑松关,乃是拱卫蜀东重镇江州的一道重要屏障一旦此关失陷,汉军便可毫无阻碍直抵江州城之下。
至此,江州守将吴高沛终于得知了魏延入侵的消息。
他自然知晓萧和的厉害。
惊慌之下,高沛一方面急派人向成都报信,请求援军支援。
另一方面,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本部人马赶往黑松关增防。
此时的他,只能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自己可以坚守到援军前来的那一天,保住这黑松关,进而保住江州城。
江州城,乃是整个蜀国东部第一重镇。
坐镇江州城,在平时无疑是一份令人羡慕的美差。
最开始,高沛得知自己被派到江州城任职时,还暗自欣喜,觉得自己觅得了一份美差。
岂料,这**还没坐热,急报就如同雪片般飞来,说杨怀被杀,白关城失陷,汉军正朝着江州城袭来。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将高沛吓得魂飞魄散。
萧和和魏延的份量,高沛心里十分清楚。
小小的黑松关,又能否抵挡得住呢?
高沛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战。
关城下,许多蜀人正涌入黑松关。
他们都是那些失陷的乡县的士民,面对汉军的进攻,他们惊恐万分,为了躲避战火,只能向蜀国腹地逃来。
涌入黑松关的难民潮中,其中不乏从白关城狼狈逃窜而来的逃卒。
高沛心急如焚,为了尽快了解白关城的战事详情,忙寻来几名败卒,询问起白关城惨烈一战经过。
这一问之下,高沛才得知,原来杨怀竟在夜间贸然率领人马去袭击汉营。
原本杨怀想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以挽回一些局势,可没想到却中了汉军早已设好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死伤惨重。
“奇怪,以杨怀平日里的稳重性格,不该做出如此冒险之事啊。”
高沛听闻后,眉头紧紧凝起,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深的困惑。
他知杨怀为人谨慎,行事向来稳扎稳打,很少会做出这种孤注一掷、不顾后果的举动。
“禀高太守,是我们将军中了萧和的计策。”
一名败卒哭丧着脸,声音颤抖说道。
其他败卒也纷纷点头,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将杨怀如何中计,以及张松降汉的消息,如同倒苦水一般哭诉了出来。
“张松降了刘备?”
高沛听到这个消息,满脸的难以置信。
那可是蜀国的国相啊!
在蜀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手中掌握着蜀国的大权,深受刘璋的信任和重用。
这样一位高官,竟然会背弃刘璋,暗中投降刘备?
“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高沛心中暗暗震惊:
“他为什么要背弃蜀王?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会给蜀国带来多大的灾难吗?”
“张松脑袋被门夹了吗?他疯了吗他?”
左右副将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片哗然。
“魏延,你为何背信弃义!”
他愤然无比地冲着魏延质问道,声音中充满了怨恨:
“你明明只是要借道伐交州,为何反要夺我蜀国?你这等行径,与强盗何异!”
萧和在一旁听到这话,不禁乐了。
这个杨怀,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恶人先告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谁给他的底气,让他如此嚣张?
于是,萧和向前一步,义正言辞道:
“我家天子与你主刘璋,乃是刘氏同宗,本应相互扶持,共兴汉室,可是你主刘璋却先攻阳平关,与我大汉为敌!”
“刘璋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我家天子背信弃义?天子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
萧和的话语如同利剑一般,直刺杨怀的心脏。
杨怀一时间无言以辩,嘴唇微微颤抖着,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话语。
谁让他刘璋率先对老刘背信弃义,做出那等不义之举。
如今老刘无论以何种方式对他进行反击,在旁人看来,那都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之事。
毕竟,谁让刘璋理亏在先,自食恶果也是咎由自取!
“我主……”
杨怀面带惭愧之色,嘴唇微微颤抖,一时间竟无言以应。
“杨怀,你可听好了,天子乃天命所归,注定要一统这乱世天下,再兴汉室。”
“想那刘璋,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只知偏安于蜀国一隅,根本不配坐拥这蜀国的大好河山。”
“而我们若此时归顺天子,顺应天命,不仅能保一方百姓平安,还能于史书上留下忠义美名,为后世所敬仰。”
“杨怀,你莫要再执迷不悟了,降了吧。”
一个充满诱惑与劝诫之意的劝降之声响起,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一种无形的力量,穿透杨怀的内心防线。
那声音熟悉无比,仿佛一道闪电划过杨怀的脑海。
杨怀浑身一震,猛然抬起头来,目光搜寻着声音的来源。
“张……张松?”
杨怀声音沙哑,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出言劝他的人,竟会是张松!
“为什么他还活着?这怎么可能!”
杨怀心中惊涛骇浪,无数疑问涌上心头:
“萧和不是识破了他的计策吗?按照常理,他应该已经被杀了才对,为何还能完好无损站在这里劝降我?”
刹那间,杨怀的脑中涌起一阵惊愕的念头,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将他彻底淹没。
他瞪大了眼睛,盯着张松,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
“杨怀,其实从一开始,这一切就是大司**计策。”
张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敬佩的笑容,然后将全盘计划缓缓揭出。
“我只是奉命前往白关城中,故意露出破绽,诱你出击,如此一来,魏将军才能提前设下天罗地网,等你上钩。”
“否则,以我军的实力,想要轻松拿下那易守难攻的白关城,打开这入蜀的门户,又谈何容易呢。”
“从头到尾,你都在大司**算计之中,却浑然不知。”
张松的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敲击在杨怀的心上。
杨怀身形凝固,僵在原地。
他嘴角不受控制**起来,眼珠也渐渐睁大,仿佛要瞪出眼眶一般。
终于,他明白了。
并非是张松的计策被萧和识破,而是从一开始,这就是萧和策划的一场大局。
张松,只不过是萧和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被利用来完成这宏大的计划。
而他杨怀,则更像是一个跳梁小丑,被耍得团团转。
羞愤、恼恨、绝望等无数复杂的情绪,如同锋利的**一般,一刀一刀地剜着他的心,让他痛不欲生。
“张松狗贼!”
杨怀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咆哮着大骂:
“你这无耻的背主之贼!你身为蜀国臣子,享受着蜀王的恩宠与厚禄,却敢背叛蜀王!你的良心何在?你就是畜牲啊!”
杨怀越说越激动,甚至不顾一切地扑向张松,想要亲手将这个背叛者杀死,以泄心头之恨。
左右两侧的汉卒眼疾手快,迅速将他摁住,任他如何挣扎,都无法起身,只能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野兽一般,徒劳咆哮着。
张松看着杨怀那愤怒而又无奈的模样,心中没有一丝怜悯,反而将积压已久的怨气一股脑宣泄出来。
“当初天下大乱,诸侯争雄,强者为尊,这是乱世生存的法则,我蜀国地处偏僻,若想在这乱世中立足,必须有所作为。”
“于是我劝刘璋莫要满足于蜀国这一隅之地,要么率军北上,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匡扶汉室,要么率军东下,拓展疆土,增强实力。”
“可惜啊,时机稍纵即逝,以刘璋的平庸之才,根本无法把握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只能是困守蜀国,坐以待毙。”
“我亦为他献过谋生之策,劝他归顺天子,顺应天下大势,谁想他不听忠言,一意孤行,这等庸昏之主,怎配得上我的忠诚?”
“我若不叛刘璋,天理难容!”
“我张松也是有志之士,岂能甘愿在这庸主手下碌碌无为,虚度一生?”
张松越说越气愤,声音也越来越高亢,显然这份怨气,已经在他心中积怨已久,如同火山一般,终于在此刻爆发出来。
杨怀眼珠瞪得快要憋炸,脸上青筋暴起,却无法反驳张松的话。
除了愤怒,他发现自己竟然无话可说,只能无奈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他内心深处,其实对张松的某些观点是暗暗认同的。
尽管他对刘璋一直怀着一颗赤诚忠心,多年来为其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可他也不能昧着良心,去否认刘璋身上存在的那些致命缺陷。
刘璋此人,性格暗弱,行事庸碌,难以担当起在这乱世中守护蜀国、开疆拓土的重任。
“杨怀!”
魏延立于阵前,目光如炬,声如洪钟道:
“念在你平日里对刘璋还算忠诚,本将今日就给你一个机会,我再郑重问你一句,你到底是降还是不降?”
魏延神色威严,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这无疑是在给杨怀下最后通牒。
而一旁的萧和,心中却十分清楚,杨怀乃是刘璋的死忠份子,对刘璋忠心耿耿,想要让他轻易投降,绝非易事。
果不其然,杨怀听闻魏延的话后,猛抬起头来,眼中满是决绝与愤怒。
他昂首挺胸,大吼道:
“我杨怀就算死,也绝不做那背主之贼!魏延,你若有种,就杀了我吧!”
杨怀不但没有丝毫投降的念头,反而口出如此狂言,这让魏延顿时大怒。
“好你个顽逆之徒,竟如此冥顽不灵!来人,将此贼拖去斩首!”
随着魏延一声令下,左右两侧的士卒如狼似虎般拥上前去,将杨怀抓住,拖着他往城下走去。
“蜀王,都是张松这奸贼啊!是他迷惑了你,才导致如今这局面啊!”
杨怀在被拖走的过程中,悲声呼喊,那声音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恨。
然这悲声还未持续多久,便戛然而止。
只见刀光一闪,杨怀,人头落地,鲜血溅了一地。
“将此贼人头悬于城门之下!”
魏延看着杨怀的尸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酷,摆手霸道命令道:
“让那些蜀人知道,负隅顽抗的下场就是如此!”
很快,杨怀的首级便被高高悬挂在白关城门之下。
萧和和魏延相视一眼,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入城。
此时,白关城中的五千蜀军早已在之前的战斗中覆没,城内毫无阻挡之力,汉军轻松地便入了城。
就这样,蜀东的大门,被这支强大的汉军一脚踢开。
入城之后,萧和和魏延经过一番商议,都觉得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机,于是提议即刻西进,直奔江州。
他们心里都清楚,只要过了江州,便进入了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一马平川,再无险要地势可守。
届时,刘璋将如同瓮中之鳖,无险可守,只能坐以待毙。
魏延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当即下令,让部分兵马在城内休整,以恢复体力、补充给养,同时以三万精锐兵马沿着长江浩浩荡荡西进。
这支汉军,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一般,势如破竹。
他们一路攻城略地,所到之处,汉军的攻势锐不可当,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可谓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蜀地地处偏远,远离中原战场。
自刘璋父子治蜀以来,这里几乎没有遭受过大规模的战乱。
故而,蜀地的百姓们可以说多年来都未受过战火的殃及,一直过着相对安宁的生活。
突然之间,杀戮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
白关城失陷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蜀地各县炸开。
各县官民都毫无防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战火会如此迅速蔓延到自己身边。
当得知白关已失后,各地官吏们惊恐万分,知汉军的厉害,知道自己根本无力抵抗,于是纷纷望风而降,以求自保。
魏延率领的汉军一路势如破竹,连破七座城池,其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直逼黑松关。
黑松关,乃是拱卫蜀东重镇江州的一道重要屏障一旦此关失陷,汉军便可毫无阻碍直抵江州城之下。
至此,江州守将吴高沛终于得知了魏延入侵的消息。
他自然知晓萧和的厉害。
惊慌之下,高沛一方面急派人向成都报信,请求援军支援。
另一方面,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本部人马赶往黑松关增防。
此时的他,只能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自己可以坚守到援军前来的那一天,保住这黑松关,进而保住江州城。
江州城,乃是整个蜀国东部第一重镇。
坐镇江州城,在平时无疑是一份令人羡慕的美差。
最开始,高沛得知自己被派到江州城任职时,还暗自欣喜,觉得自己觅得了一份美差。
岂料,这**还没坐热,急报就如同雪片般飞来,说杨怀被杀,白关城失陷,汉军正朝着江州城袭来。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将高沛吓得魂飞魄散。
萧和和魏延的份量,高沛心里十分清楚。
小小的黑松关,又能否抵挡得住呢?
高沛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战。
关城下,许多蜀人正涌入黑松关。
他们都是那些失陷的乡县的士民,面对汉军的进攻,他们惊恐万分,为了躲避战火,只能向蜀国腹地逃来。
涌入黑松关的难民潮中,其中不乏从白关城狼狈逃窜而来的逃卒。
高沛心急如焚,为了尽快了解白关城的战事详情,忙寻来几名败卒,询问起白关城惨烈一战经过。
这一问之下,高沛才得知,原来杨怀竟在夜间贸然率领人马去袭击汉营。
原本杨怀想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以挽回一些局势,可没想到却中了汉军早已设好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死伤惨重。
“奇怪,以杨怀平日里的稳重性格,不该做出如此冒险之事啊。”
高沛听闻后,眉头紧紧凝起,脸上浮现出一抹深深的困惑。
他知杨怀为人谨慎,行事向来稳扎稳打,很少会做出这种孤注一掷、不顾后果的举动。
“禀高太守,是我们将军中了萧和的计策。”
一名败卒哭丧着脸,声音颤抖说道。
其他败卒也纷纷点头,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将杨怀如何中计,以及张松降汉的消息,如同倒苦水一般哭诉了出来。
“张松降了刘备?”
高沛听到这个消息,满脸的难以置信。
那可是蜀国的国相啊!
在蜀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手中掌握着蜀国的大权,深受刘璋的信任和重用。
这样一位高官,竟然会背弃刘璋,暗中投降刘备?
“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高沛心中暗暗震惊:
“他为什么要背弃蜀王?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会给蜀国带来多大的灾难吗?”
“张松脑袋被门夹了吗?他疯了吗他?”
左右副将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片哗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