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方言的话,王玉川教授还是有些震惊的,首先是方言真的被国外的诺贝尔奖得主提名了。
更震惊的是,他居然真想获得诺奖。
并且还立马找到了某种潜规则或者说是可能性,并直接开始实施了。
这行动力也是没谁了。
“你这方案,不是简单的临床总结,是奔着‘破西医难题’去的,就说这个急性乙肝转慢性,西医折腾了这么多年,阻断率始终上不去,你想用中医的‘健脾祛湿’破局,胆子不小。”王玉川教授对着方言的方子点评到。
方言说道:“现在缺的是大规模临床数据,还有学术圈的认可,您要是觉得可行,能不能帮我在学院里牵头,多找几个附属医院一起做验证?”
王玉川放下方案,捏了捏自己的眉心,方言这动作实在太快了,他一个人就整出来这么五个方案来,想了想,他说道:
“其实你要的不只是临床数据,是借学院的名头给你背书,让西方医学界觉得这方案不是你个人的‘野路子’,而是有中医体系支撑的正统成果,对不对?”
方言没否认,坦诚点头:
“对!布隆伯格是西医体系的权威,要是咱们中医学院能牵头,联合三五家医院做验证,数据一出来,影响力大了,才能被他们重视起来,最好再能让媒体宣传一下,到时候,诺奖的机会才更大。”
“你这心思……”玉川教授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顿了顿说道:
“不过你说得在理,要想走出去,光靠埋头治病不行,得会借势。这方案我帮你推,今天晚点,我就开个教研室会议,教授都看看,再联系咱们附属医院一起搞多中心临床,人多力量大,数据也更有说服力。”
方言提醒到:
“不过这里面的方子还是的保密一些,不能让谁都知道。”
王玉川点点头说道:
“这个是自然。”
在学校这边和玉川教授说好了,方言就不去其他教授那边了,他转头立马就去了隔壁的研究院,在这里找到了赵锡武副院长。
同样的,方言拿出了一份自己复写的内容给他看,并且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赵锡武院长听到方言的说法后,和王玉川教授的态度稍微有点不一样,他对方言说道:
“诺贝尔奖就几家医院来用怕是不行,你知道布隆伯格的乙肝疫苗,制造出来到现在已经多久了吗?”
方言一怔,布隆伯格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乙肝抗原,经过研究后制作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支乙肝疫苗。
方言算了算时间,说道:
“至少十年时间了。”
赵锡武院长说道:
“对啊,十年时间了,他该影响多少人,创造多少价值了?可是他也是两年前才得到诺贝尔奖,这说明什么?”
方言结果话茬:
“说明资本需要看到足够大的利益和市场,才能够被打动。”
方言顿了顿表示到:
“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我现在影响力也就这么大了,最多就是让南通的叔公帮忙在医院里使用一下。”
赵锡武副院长听完方言的话,轻轻摇了摇头,伸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泛黄的文件。
方言看了一样,发现是去年卫生部关于“农村地区肝炎防治”的报告。
赵锡武把报告推到方言面前,用手指在上面敲了敲:
“影响力小,是没找对地方。布隆伯格的疫苗能拿诺奖,不只是因为‘防治乙肝’,是因为它能覆盖全球几十亿人,能让辉瑞、默克这些资本赚得盆满钵满,你这肝病方案,只在京城几家大医院用,覆盖的人太少,资本看不到‘海量市场’,怎么会真心帮你拿诺奖?”
方言拿起报告,看到上面写的:“农村地区急性肝炎发病率是城市3倍,慢性转化率高达40%”的字样,微微皱起眉头。
他之前只盯着“大城市大医院”,却忘了农村才是肝炎的高发区,也是最容易出“大规模数据”的地方。
“院长……您是说,让方案去农村用?”方言抬头问道。
“不光是农村,是‘基层’。”赵锡武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咱们国家什么人最多?”
方言眼前一亮。
这时候赵锡武副院长已经继续说道:
“地方上的卫生情况,这种传染病本来就是大难题,一些地方肝炎患者多的已经没办法统计了,你这方子要是能在基层快速见效,一来能积累上千例临床数据,比京城几家医院的几百例有说服力;二来能让资本看到‘下沉市场’的潜力,三来还能帮国家解决大问题,你想想要是都用你的方子治肝炎,这市场规模不比乙肝疫苗小?”
方言愣了好一会儿,之前他总想着“靠京城几家大医院背书”,却忽略了基层医疗才是数据和市场的双重富矿。
布隆伯格的疫苗靠“全球覆盖”打动资本,他的方案或许能靠“基层覆盖”破局,毕竟在1978年,基层人口占比超80%,这才是最能让西方资本心动的“增量市场”。
方言想了想说道:
“可基层医院的医生,会不会用咱们的方子?不少县医院的中医,辨证水平可能跟不上,还有这么把东西发下去,秘方不就已经暴露了?”
赵锡武院长说道:
“辨证难,就把‘难的变简单’。你别指望基层医生都能像你一样望闻问切,得给他们‘傻瓜式工具’。”
“你把‘湿热型’‘寒湿型’的症状拆成‘一看二问三摸’,看舌苔黄腻就等于湿热,白腻就等于寒湿、问口感,口苦就等于湿热,口淡就等于寒湿、摸脉象,滑数就等于湿热,沉迟就等于寒湿,再配张‘症状对照表’,让他们对着勾就行。”
接着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好几个纸圆盘放在了桌子上,并说道:
“去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金铭渊发明了这套中医辩证盘,你完全可以复刻这种对照盘嘛。”
方言看着一愣,中医辩证盘他见过,这东西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包含了脏腑经络定位、八纲辨证等要素,通过方位指示、属性分类等方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位、分析病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它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中医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在1977年发明后陆续被推广开来,很多年轻医生人手一个,但随着网络时代到来,这辩证盘才逐渐销声匿迹。
赵锡武院长让方言按照这玩意儿做个辩证的工具,倒是个好办法。
不过方言还有疑问。
“那秘方呢?这个也直接告诉下面吗?那可就直接全暴露了。”方言问道。
赵锡武院长说道:
“做药粉啊,就把茵陈、栀子、茯苓这些药材提前熬煮、烘干、磨成粉,装在密封袋里,每袋对应一次用量。基层医院拿到的是‘药粉’,不是‘方子’,他们只知道‘患者是湿热型,用 1号药粉’,不知道里面具体有哪些药材、每种多少量。”
方言听到这里,忍不住点头,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有道理啊!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不过这要推广,可就不是随便和几个教授说一嘴那么简单了。
得找卫生部的领导,甚至还得动用基金。
方言想通了这点,对着赵锡武院长说道:
“那行,咱们京城的推广依旧继续,我回去再弄个新的基层推广方案出来,然后我就去找卫生部领导说一说。”
赵锡武说道:
“不着急,你把方案做好做详细一些,我找几个老家伙给你联合署名帮你压阵。”
方言点点头就答应下来,谢过了赵锡武院长,方言也就没去见其他人了,拿着辨证盘就回自己的家里了,他先要做个类似的样品,然后再把推广方案详细写出来,这样才好落地实施。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一万五千字。
更震惊的是,他居然真想获得诺奖。
并且还立马找到了某种潜规则或者说是可能性,并直接开始实施了。
这行动力也是没谁了。
“你这方案,不是简单的临床总结,是奔着‘破西医难题’去的,就说这个急性乙肝转慢性,西医折腾了这么多年,阻断率始终上不去,你想用中医的‘健脾祛湿’破局,胆子不小。”王玉川教授对着方言的方子点评到。
方言说道:“现在缺的是大规模临床数据,还有学术圈的认可,您要是觉得可行,能不能帮我在学院里牵头,多找几个附属医院一起做验证?”
王玉川放下方案,捏了捏自己的眉心,方言这动作实在太快了,他一个人就整出来这么五个方案来,想了想,他说道:
“其实你要的不只是临床数据,是借学院的名头给你背书,让西方医学界觉得这方案不是你个人的‘野路子’,而是有中医体系支撑的正统成果,对不对?”
方言没否认,坦诚点头:
“对!布隆伯格是西医体系的权威,要是咱们中医学院能牵头,联合三五家医院做验证,数据一出来,影响力大了,才能被他们重视起来,最好再能让媒体宣传一下,到时候,诺奖的机会才更大。”
“你这心思……”玉川教授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顿了顿说道:
“不过你说得在理,要想走出去,光靠埋头治病不行,得会借势。这方案我帮你推,今天晚点,我就开个教研室会议,教授都看看,再联系咱们附属医院一起搞多中心临床,人多力量大,数据也更有说服力。”
方言提醒到:
“不过这里面的方子还是的保密一些,不能让谁都知道。”
王玉川点点头说道:
“这个是自然。”
在学校这边和玉川教授说好了,方言就不去其他教授那边了,他转头立马就去了隔壁的研究院,在这里找到了赵锡武副院长。
同样的,方言拿出了一份自己复写的内容给他看,并且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赵锡武院长听到方言的说法后,和王玉川教授的态度稍微有点不一样,他对方言说道:
“诺贝尔奖就几家医院来用怕是不行,你知道布隆伯格的乙肝疫苗,制造出来到现在已经多久了吗?”
方言一怔,布隆伯格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乙肝抗原,经过研究后制作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支乙肝疫苗。
方言算了算时间,说道:
“至少十年时间了。”
赵锡武院长说道:
“对啊,十年时间了,他该影响多少人,创造多少价值了?可是他也是两年前才得到诺贝尔奖,这说明什么?”
方言结果话茬:
“说明资本需要看到足够大的利益和市场,才能够被打动。”
方言顿了顿表示到:
“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是我现在影响力也就这么大了,最多就是让南通的叔公帮忙在医院里使用一下。”
赵锡武副院长听完方言的话,轻轻摇了摇头,伸手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泛黄的文件。
方言看了一样,发现是去年卫生部关于“农村地区肝炎防治”的报告。
赵锡武把报告推到方言面前,用手指在上面敲了敲:
“影响力小,是没找对地方。布隆伯格的疫苗能拿诺奖,不只是因为‘防治乙肝’,是因为它能覆盖全球几十亿人,能让辉瑞、默克这些资本赚得盆满钵满,你这肝病方案,只在京城几家大医院用,覆盖的人太少,资本看不到‘海量市场’,怎么会真心帮你拿诺奖?”
方言拿起报告,看到上面写的:“农村地区急性肝炎发病率是城市3倍,慢性转化率高达40%”的字样,微微皱起眉头。
他之前只盯着“大城市大医院”,却忘了农村才是肝炎的高发区,也是最容易出“大规模数据”的地方。
“院长……您是说,让方案去农村用?”方言抬头问道。
“不光是农村,是‘基层’。”赵锡武喝了口茶,继续说道:
“咱们国家什么人最多?”
方言眼前一亮。
这时候赵锡武副院长已经继续说道:
“地方上的卫生情况,这种传染病本来就是大难题,一些地方肝炎患者多的已经没办法统计了,你这方子要是能在基层快速见效,一来能积累上千例临床数据,比京城几家医院的几百例有说服力;二来能让资本看到‘下沉市场’的潜力,三来还能帮国家解决大问题,你想想要是都用你的方子治肝炎,这市场规模不比乙肝疫苗小?”
方言愣了好一会儿,之前他总想着“靠京城几家大医院背书”,却忽略了基层医疗才是数据和市场的双重富矿。
布隆伯格的疫苗靠“全球覆盖”打动资本,他的方案或许能靠“基层覆盖”破局,毕竟在1978年,基层人口占比超80%,这才是最能让西方资本心动的“增量市场”。
方言想了想说道:
“可基层医院的医生,会不会用咱们的方子?不少县医院的中医,辨证水平可能跟不上,还有这么把东西发下去,秘方不就已经暴露了?”
赵锡武院长说道:
“辨证难,就把‘难的变简单’。你别指望基层医生都能像你一样望闻问切,得给他们‘傻瓜式工具’。”
“你把‘湿热型’‘寒湿型’的症状拆成‘一看二问三摸’,看舌苔黄腻就等于湿热,白腻就等于寒湿、问口感,口苦就等于湿热,口淡就等于寒湿、摸脉象,滑数就等于湿热,沉迟就等于寒湿,再配张‘症状对照表’,让他们对着勾就行。”
接着他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好几个纸圆盘放在了桌子上,并说道:
“去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金铭渊发明了这套中医辩证盘,你完全可以复刻这种对照盘嘛。”
方言看着一愣,中医辩证盘他见过,这东西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包含了脏腑经络定位、八纲辨证等要素,通过方位指示、属性分类等方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位、分析病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它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中医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在1977年发明后陆续被推广开来,很多年轻医生人手一个,但随着网络时代到来,这辩证盘才逐渐销声匿迹。
赵锡武院长让方言按照这玩意儿做个辩证的工具,倒是个好办法。
不过方言还有疑问。
“那秘方呢?这个也直接告诉下面吗?那可就直接全暴露了。”方言问道。
赵锡武院长说道:
“做药粉啊,就把茵陈、栀子、茯苓这些药材提前熬煮、烘干、磨成粉,装在密封袋里,每袋对应一次用量。基层医院拿到的是‘药粉’,不是‘方子’,他们只知道‘患者是湿热型,用 1号药粉’,不知道里面具体有哪些药材、每种多少量。”
方言听到这里,忍不住点头,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呢!有道理啊!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不过这要推广,可就不是随便和几个教授说一嘴那么简单了。
得找卫生部的领导,甚至还得动用基金。
方言想通了这点,对着赵锡武院长说道:
“那行,咱们京城的推广依旧继续,我回去再弄个新的基层推广方案出来,然后我就去找卫生部领导说一说。”
赵锡武说道:
“不着急,你把方案做好做详细一些,我找几个老家伙给你联合署名帮你压阵。”
方言点点头就答应下来,谢过了赵锡武院长,方言也就没去见其他人了,拿着辨证盘就回自己的家里了,他先要做个类似的样品,然后再把推广方案详细写出来,这样才好落地实施。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一万五千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