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章 内部交易会
这摊位看着挺寒酸,铺着块旧麻袋,上面摆着些铜疙瘩,摊主是个中年人,蹲在地上抽着烟,看着有点不耐烦,估计是东西卖不动。
沈浩的目光落在麻袋最边上那个玩意儿上,看着像个铜做的酒器,有三只腿,俩耳朵,口沿上还翘着俩小柱子,浑身裹着厚厚的绿锈,跟块烂铜没两样。
可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造型……咋那么像书上见过的商周青铜器?
他蹲下身,假装看旁边的破铜盆,手指悄悄碰了碰那酒器。
入手沉甸甸的,锈迹硬邦邦的,不是那种一刮就掉的假锈。
再看那三只腿,虽然锈得厉害,可弧度看着特别规整,不像是随便敲出来的。
“大哥,这破铜玩意儿是啥啊?”沈浩语气不屑的指了指那酒器。
摊主抬起头,吐了个烟圈:“不知道,从地里刨出来的,看着怪沉的,你要是想要,给五千块钱拿走。”
“五千?”沈浩咧嘴笑了,拿起酒器颠了颠,“你这锈都占一半重量了,二百块,多一分没有。”
“你这小伙子,还价也太狠了。”摊主有点不乐意,“最少四千,我收的时候都花了三千五。”
沈浩翻了一个白眼,脸上却装作不想要的样子:“三百,你看这玩意儿,连个正经模样都没有,买回去还得费劲刷锈,不值当。”
他一边说一边把酒器往麻袋上放,手指不经意间摸了摸口沿,那上面的绿锈底下,隐约能看见点青灰色的铜胎,带着种温润的光泽,是老铜器才有的质感。
“行吧行吧,三百就三百。”摊主不耐烦地挥挥手,“赶紧拿走,看着就心烦。”
沈浩赶紧掏出三百块递过去,拿起那酒器,用随身带的布随便一裹,揣进怀里,转身就走,生怕摊主反悔。
刚走没两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哎,那铜疙瘩我要了,给你五千!”
沈浩心里一紧,脚步更快了,头也不回地钻进人群里。
等走出老远,才靠在墙角喘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酒器掏出来。
借着头顶的灯光仔细瞅,这酒器比刚才看着更清楚了,正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爵!
虽然锈得厉害,可那造型、那工艺,错不了!
尤其是口沿上的两个小立柱,还有腹部的饕餮纹,虽然模糊,可线条还在,透着股子老祖宗的讲究劲儿。
“乖乖,这下发大财了。”
沈浩心里大喜,这青铜爵就算锈成这样,清理干净了最少也值个十万八万,他才花了三百块,简直跟白捡似的。
他正美得不行,就看见那个女人从旁边走过,手里拎着个小布包,估计也淘着宝贝了。
她看见沈浩手里的青铜爵,眼睛亮了一下,脚步停了停,却没说话,只是朝他笑了笑,然后就转身走了。
沈浩赶紧把青铜爵裹好揣起来,心里一颤。
“这女人肯定认出这是啥了,还好她没跟自己抢,看来这展厅里真是藏龙卧虎,往后可得更小心点。”
沈浩揣着刚到手的青铜爵,又在展厅里转了两圈。
这会儿摊位上的东西明显少了,剩下的不是些仿造的仿品,就是些真品古董,但卖家狮子大开口,捡漏不划算。
有个摊位摆着个清代的瓷碗,属于真品,但老板张嘴就要五万,沈浩摇摇头走了。
还有个玉坠,和田玉的,可他瞅着像青海料,卖家非说值八千,最后沈浩也没买。
“这时候想捡漏是难了。”
沈浩心里一叹,现在的卖家们也精着呢,知道最后关头来的都是懂行的,轻易不肯降价。
他见旁边有个椅子,就坐下来歇脚,看着稀稀拉拉的人群,心里盘算着差不多该找李老板汇合了。
刚坐没五分钟,就见李老板拎着个黑布包走过来,脸上带着点笑意。
“沈老弟,转得咋样?”
“嗨,没啥好东西了,要么是假的,要么贵得离谱。”沈浩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您淘着宝贝了?”
“还行,收了个民国的墨盒,看着挺别致。”李老板扬了扬手里的包,“人差不多走光了,咱也准备撤吧。”
“行。”
沈浩正点头呢,就见展厅中间突然围了一圈人,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看啥。
俩人也凑过去,挤到跟前一瞅,原来是个白发老头,背有点驼,穿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拄着根拐杖,正清嗓子呢。
这老头看着面生,不像刚才在展厅里摆摊的,也不像来逛的玩家,倒像是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可说话的口气又不像。
“各位安静点,听我说两句。”
老头嗓门还挺亮,一开口,周围立马就静了。
“我知道今儿来的都是行家,不少人手里都揣着宝贝,也有人想淘点稀罕玩意儿。”
老头慢悠悠地说道,“这不,展会快结束了,我寻思着组织个小型内部交易会,就在旁边的包间,就咱们这些懂行的凑一块儿,互通有无,价格也好商量,有兴趣的,跟我来。”
这话一出,周围立马炸开了锅。
“内部交易会?有啥好东西啊?”有人忍不住问道。
“都是些拿不出手的小玩意儿,不过保真,都是老物件。”
老头笑了笑,“放心,不坑人,就是朋友间互相看看,成不成买卖没关系。”
李老板眼睛亮了,碰了碰沈浩的胳膊:“这机会得去看看,这种内部场子,往往能淘着真东西,卖家也实在。”
“咱也去?”沈浩也有点心动。
“去!咋不去。”李老板拉着他就往老头那边走,“我跟这老头打过交道,姓赵,是个老玩家,手里藏着不少好东西,他组织的场子错不了。”
俩人跟着赵老头往展厅旁边的走廊走,后面还跟着七八个人,都是刚才在展厅里转悠的熟面孔,有那个穿蓝褂子的老头,还有戴金丝眼镜的教授,连买走楠木菩萨像的那个女人也跟在后面,手里还是拎着那个小布包。
走到走廊尽头,赵老头推开一扇门,里面是个不大的包间,摆着张长条桌,周围放着几把椅子,墙上还挂着幅山水画,看着挺雅致。
“大家随便坐,我去拿东西。”
老头笑着说完,就转身进了里间。
第六十章 内部交易会
这摊位看着挺寒酸,铺着块旧麻袋,上面摆着些铜疙瘩,摊主是个中年人,蹲在地上抽着烟,看着有点不耐烦,估计是东西卖不动。
沈浩的目光落在麻袋最边上那个玩意儿上,看着像个铜做的酒器,有三只腿,俩耳朵,口沿上还翘着俩小柱子,浑身裹着厚厚的绿锈,跟块烂铜没两样。
可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造型……咋那么像书上见过的商周青铜器?
他蹲下身,假装看旁边的破铜盆,手指悄悄碰了碰那酒器。
入手沉甸甸的,锈迹硬邦邦的,不是那种一刮就掉的假锈。
再看那三只腿,虽然锈得厉害,可弧度看着特别规整,不像是随便敲出来的。
“大哥,这破铜玩意儿是啥啊?”沈浩语气不屑的指了指那酒器。
摊主抬起头,吐了个烟圈:“不知道,从地里刨出来的,看着怪沉的,你要是想要,给五千块钱拿走。”
“五千?”沈浩咧嘴笑了,拿起酒器颠了颠,“你这锈都占一半重量了,二百块,多一分没有。”
“你这小伙子,还价也太狠了。”摊主有点不乐意,“最少四千,我收的时候都花了三千五。”
沈浩翻了一个白眼,脸上却装作不想要的样子:“三百,你看这玩意儿,连个正经模样都没有,买回去还得费劲刷锈,不值当。”
他一边说一边把酒器往麻袋上放,手指不经意间摸了摸口沿,那上面的绿锈底下,隐约能看见点青灰色的铜胎,带着种温润的光泽,是老铜器才有的质感。
“行吧行吧,三百就三百。”摊主不耐烦地挥挥手,“赶紧拿走,看着就心烦。”
沈浩赶紧掏出三百块递过去,拿起那酒器,用随身带的布随便一裹,揣进怀里,转身就走,生怕摊主反悔。
刚走没两步,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哎,那铜疙瘩我要了,给你五千!”
沈浩心里一紧,脚步更快了,头也不回地钻进人群里。
等走出老远,才靠在墙角喘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酒器掏出来。
借着头顶的灯光仔细瞅,这酒器比刚才看着更清楚了,正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爵!
虽然锈得厉害,可那造型、那工艺,错不了!
尤其是口沿上的两个小立柱,还有腹部的饕餮纹,虽然模糊,可线条还在,透着股子老祖宗的讲究劲儿。
“乖乖,这下发大财了。”
沈浩心里大喜,这青铜爵就算锈成这样,清理干净了最少也值个十万八万,他才花了三百块,简直跟白捡似的。
他正美得不行,就看见那个女人从旁边走过,手里拎着个小布包,估计也淘着宝贝了。
她看见沈浩手里的青铜爵,眼睛亮了一下,脚步停了停,却没说话,只是朝他笑了笑,然后就转身走了。
沈浩赶紧把青铜爵裹好揣起来,心里一颤。
“这女人肯定认出这是啥了,还好她没跟自己抢,看来这展厅里真是藏龙卧虎,往后可得更小心点。”
沈浩揣着刚到手的青铜爵,又在展厅里转了两圈。
这会儿摊位上的东西明显少了,剩下的不是些仿造的仿品,就是些真品古董,但卖家狮子大开口,捡漏不划算。
有个摊位摆着个清代的瓷碗,属于真品,但老板张嘴就要五万,沈浩摇摇头走了。
还有个玉坠,和田玉的,可他瞅着像青海料,卖家非说值八千,最后沈浩也没买。
“这时候想捡漏是难了。”
沈浩心里一叹,现在的卖家们也精着呢,知道最后关头来的都是懂行的,轻易不肯降价。
他见旁边有个椅子,就坐下来歇脚,看着稀稀拉拉的人群,心里盘算着差不多该找李老板汇合了。
刚坐没五分钟,就见李老板拎着个黑布包走过来,脸上带着点笑意。
“沈老弟,转得咋样?”
“嗨,没啥好东西了,要么是假的,要么贵得离谱。”沈浩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您淘着宝贝了?”
“还行,收了个民国的墨盒,看着挺别致。”李老板扬了扬手里的包,“人差不多走光了,咱也准备撤吧。”
“行。”
沈浩正点头呢,就见展厅中间突然围了一圈人,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看啥。
俩人也凑过去,挤到跟前一瞅,原来是个白发老头,背有点驼,穿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拄着根拐杖,正清嗓子呢。
这老头看着面生,不像刚才在展厅里摆摊的,也不像来逛的玩家,倒像是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可说话的口气又不像。
“各位安静点,听我说两句。”
老头嗓门还挺亮,一开口,周围立马就静了。
“我知道今儿来的都是行家,不少人手里都揣着宝贝,也有人想淘点稀罕玩意儿。”
老头慢悠悠地说道,“这不,展会快结束了,我寻思着组织个小型内部交易会,就在旁边的包间,就咱们这些懂行的凑一块儿,互通有无,价格也好商量,有兴趣的,跟我来。”
这话一出,周围立马炸开了锅。
“内部交易会?有啥好东西啊?”有人忍不住问道。
“都是些拿不出手的小玩意儿,不过保真,都是老物件。”
老头笑了笑,“放心,不坑人,就是朋友间互相看看,成不成买卖没关系。”
李老板眼睛亮了,碰了碰沈浩的胳膊:“这机会得去看看,这种内部场子,往往能淘着真东西,卖家也实在。”
“咱也去?”沈浩也有点心动。
“去!咋不去。”李老板拉着他就往老头那边走,“我跟这老头打过交道,姓赵,是个老玩家,手里藏着不少好东西,他组织的场子错不了。”
俩人跟着赵老头往展厅旁边的走廊走,后面还跟着七八个人,都是刚才在展厅里转悠的熟面孔,有那个穿蓝褂子的老头,还有戴金丝眼镜的教授,连买走楠木菩萨像的那个女人也跟在后面,手里还是拎着那个小布包。
走到走廊尽头,赵老头推开一扇门,里面是个不大的包间,摆着张长条桌,周围放着几把椅子,墙上还挂着幅山水画,看着挺雅致。
“大家随便坐,我去拿东西。”
老头笑着说完,就转身进了里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