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产线投产后的第一个春节,县城里格外热闹。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

  大年初二,向暖和宋聿带着两个孩子去给老师傅们拜年。走到王师傅家时,看见他们一家正围着一台新电视机看得津津有味。见他们来了,王师傅连忙起身:“向厂长、宋经理,快请进!”

  “王师傅,这电视机是新买的?”向暖笑着问。

  王师傅的妻子抢着说:“可不是嘛!用老王在厂里得的奖金买的。这老头子,非说要买个最大的。”

  王师傅不好意思地搓着手:“孩子们爱看,就买了个大的。”

  从王师傅家出来,又去了几家。工人们家里大多添置了新物件,有的买了洗衣机,有的换了新家具。有个老师傅拉着宋聿的手说:“宋经理,多亏了你们办这个厂,咱们这些老手艺人才有用武之地啊。”

  回家的路上,曦曦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安安小声对向暖说:“妈妈,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

  向暖摸摸女儿的头:“妈妈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开春后,服装厂接到一个意外的订单——省歌舞团要找他们定制一批演出服。来洽谈的是个年轻的设计师,说话很直接:“我看过你们出口的风衣,做工很精细。但这次要的是舞台装,设计上要大胆一些。”

  向暖把设计师带到样品间,展示了最近开发的几种新材料。设计师摸着一种闪着珍珠光泽的面料,爱不释手:“这个好!做出来的演出效果一定很棒。”

  但谈到价格时,双方僵住了。歌舞团的预算有限,而这种新面料的成本很高。送走设计师后,向暖独自在办公室核算成本。宋聿来找她吃饭,见她对着账本发愁,便问:“怎么了?”

  向暖把情况说了,叹气道:“这单要是接了,基本不赚钱。但要是不接,又觉得可惜。毕竟是省歌舞团的订单,能提升咱们的知名度。”

  宋聿想了想:“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不赚钱,但要求他们在演出节目单上给咱们署名。这样等于打了个广告。”

  向暖眼睛一亮:“这主意好!”

  第二天,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设计师。对方很痛快就答应了:“这没问题!我们还可以在演出结束后办个小型展览,专门介绍服装面料。”

  订单就这么接下了。为了这批演出服,向暖特意组织了一个技术小组,由李强亲自带队,解决面料在舞台灯光下的反光问题。工人们也很上心,都说这是给咱们县争光的事。

  这天下午,向暖正在车间检查进度,突然接到宋聿从新材料厂打来的电话:“暖暖,你快来一趟,出事了!”

  向暖心里一紧,赶紧让司机送她过去。一到厂里,就看见宋聿和李强都站在车间门口,脸色凝重。

  “怎么回事?”向暖急忙问。

  李强指着车间里一台设备:“新买的烘干机着火了,幸好发现得早,没酿成大祸。但这批给歌舞团准备的面料全毁了。”

  向暖看着被水淋湿的布料,心直往下沉。离交货期只剩十天了,重新生产根本来不及。

  “能不能从其他订单里调剂一些?”她问。

  李强摇头:“这种珍珠光泽的面料是特制的,就做了这一批。”

  回到办公室,三个人都沉默着。最后还是宋聿先开口:“我连夜去省城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买到类似的面料。”

  “我跟你一起去。”向暖站起身,“多个人多份力。”

  把厂里的事交代给李强,夫妻俩立刻出发。一路上,两人谁都没说话。宋聿专注地开着车,向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心里七上八下。

  到了省城,他们跑遍了所有的布料市场,却一无所获。这种特殊面料确实太少见。眼看天就要黑了,向暖累得坐在市场门口的台阶上,几乎要放弃。

  “要不...咱们去美术学院看看?”宋聿突然说,“我有个战友转业后在那边当后勤主任,说不定认识搞纺织的老师。”

  这倒是个路子。两人又赶往美术学院,果然找到了宋聿的战友。听说他们的来意后,战友一拍大腿:“你们可问对人了!我们纺织系刚研制出一种新型涂层技术,说不定能达到你们要的效果。”

  在战友的引荐下,他们见到了纺织系的几位老师。看了样品后,一位老教授说:“这个效果我们可以做出来,但需要时间调试。”

  向暖算了算时间:“最多三天,再晚就来不及了。”

  老教授推了推眼镜:“我们加班试试。”

  接下来的三天,向暖和宋聿就住在美院附近的招待所,天天往实验室跑。老师们被他们的诚意打动,真的连夜加班调试配方。第三天晚上,新面料终于试制成功,效果比原来的还要好。

  拿着样品赶回县城,工人们连夜开工。终于在交货前一天,把所有演出服赶制出来。

  省歌舞团的演出很成功。第二天,省报登了一篇报道,专门提到演出服采用的本土创新材料。报纸送到厂里时,工人们争相传阅,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李强指着报纸对向暖说:“这下咱们可出名了。今天一早就有外地厂家打电话来咨询。”

  宋聿笑着说:“看来这单不赚钱的买卖,做得值。”

  晚上回到家,向暖累得倒在沙发上不想动。宋聿给她倒了杯水,轻声说:“今天爸说,想回老家看看。”

  向暖坐起身:“怎么突然想回老家?”

  “他说老房子好久没人住了,想回去收拾收拾。再说,现在厂子都走上正轨了,他也放心了。”

  向暖沉默了一会儿。她知道,公公这是看他们太忙,想减轻他们的负担。

  “要不这样,”她说,“等这批订单忙完,咱们一起送爸回去住段时间。顺便看看老家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地方,也许能开个分厂。”

  宋聿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这个脑子啊,永远闲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