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好事啊!”宋老爷子高兴得直搓手,“咱们这小地方的东西,也能上全国台面了。”

  宋聿却想到另一个问题:“参加展销会要带样品吧?得多准备些才行。”

  “我已经让工人加班了。”李强说,“就是包装这块还得改进,现在的太土气,拿不出手。”

  向暖想了想:“服装厂新进了一批包装材料,明天我带你去看看,能不能用上。”

  这顿饭吃得格外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都是厂子里的事。宋老爷子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忍不住感慨:“要是前几年,谁敢想咱们能有今天?”

  夜深人散,向暖和宋聿收拾着碗筷。窗外月色明亮,能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

  “等展销会回来,咱们把服务社重新开起来吧。”向暖突然说。

  宋聿愣了一下,笑了:“你还记着这事呢。”

  “当然记着。”向暖认真地说,“那是你的心血,不能就这么没了。”

  宋聿放下手中的抹布,看着妻子:“其实我想过了,服务社不一定非要照原来的样子开。现在城里建了不少新小区,缺的就是便民服务点。咱们可以换个形式,开个小一点的,专门做送货上门。”

  “这个主意好!”向暖眼睛一亮,“需要多少钱?服装厂现在周转开了,我这边能支持。”

  夫妻俩越说越兴奋,索性拿出纸笔规划起来。

  新材料在全国展销会上拿了个创新奖,消息传回县城,李强一下子成了名人。这几天,总有人找到厂里来,想谈合作的事。

  这天下午,向暖正在服装厂检查一批准备发往深圳的衬衫,李强兴冲冲地找来了。“向厂长,有个南方的大老板想投资咱们的新材料厂,开口就是五十万!”他激动得脸都红了,“还说只要咱们愿意,可以在深圳建分厂。”

  向暖放下手里的衬衫,给李强倒了杯水:“慢慢说,具体什么条件?”

  “他们出钱,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技术要带到深圳去。”李强喝了一大口水,“还说让我去当技术总监,工资是现在的三倍!”

  向暖心里咯噔一下。她沉默了一会儿,问:“你怎么想?”

  李强挠挠头:“说实话,我有点动心。可这技术是咱们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真要搬到南方去,心里又不是滋味。”

  正说着,宋聿也来了。听李强说完,他眉头皱了起来:“技术搬走了,这边的厂子怎么办?工人们怎么办?”

  李强叹了口气:“我就是为这个发愁。那边开出的条件确实好,可要是就这么走了,总觉得对不住大家。”

  晚上,向暖把这事告诉了宋建国。老爷子正在院子里修补渔网,听了之后半天没说话。最后他放下手里的梭子,叹了口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强要是真想去,咱们也不能拦着。”

  话是这么说,可接下来的几天,厂里的气氛明显不一样了。工人们干活都没精打采的,有个老师傅直接找到向暖:“厂长,李工要是走了,咱们这厂子还能开下去吗?”

  这天晚上,向暖翻来覆去睡不着。宋聿轻声问:“在想李强的事?”

  “嗯。”向暖转过身,“我在想,咱们能不能自己把厂子做大?为什么一定要靠别人投资?”

  宋聿坐起身来:“你的意思是......”

  “我想把服装厂这两年的利润都投进去,再扩建一条生产线。”向暖的眼睛在黑暗中发亮,“李强要是愿意留下,咱们给他涨工资,再分他一些股份。要是他真想去南方,咱们也得早做准备。”

  第二天,向暖找到李强,把想法和盘托出。李强听完,愣了好一会儿:“向厂长,你这是把家底都掏出来了啊!”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向暖笑了笑,“我就问你一句,你相不相信咱们自己能把这技术做好?”

  李强沉默了很久,最后重重地点头:“信!”

  扩建生产线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宋聿负责跑手续,向暖管钱,李强抓技术,三个人忙得脚不沾地。那段时间,他们常常在厂里开会到深夜,困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

  这天深夜,向暖还在核对采购清单,宋聿端着一碗热汤面进来。“先吃点东西。”他把面放在桌上,“刚才李强说,新设备的安装遇到点问题,得请省里的专家来指导。”

  向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请专家要多少钱?”

  “估计得这个数。”宋聿比了个手势。

  向暖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贵?”

  “李强说,要是能请来,以后咱们自己就能解决这类问题。”宋聿把筷子递给她,“我觉得这钱该花。”

  向暖想了想,一咬牙:“花就花吧!”

  专家请来了,是个花白头发的老教授。他在车间里待了三天,不仅解决了安装问题,还指出了生产工艺上的好几个不足。李强像个小学生似的,整天跟在老教授身后,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

  送走老教授那天,李强感慨地说:“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咱们以前太闭门造车了。”

  新生产线投产那天,县里的领导都来剪彩。看着崭新的设备和忙碌的工人,李强突然红了眼眶。“还记得咱们最开始那个小实验室吗?”他对向暖和宋聿说,“就一间破平房,下雨还漏水。”

  宋聿拍拍他的肩:“现在不是越来越好了?”

  第一批新产品下线后,向暖带着样品去了趟省城。这回她没找百货公司,而是直接去了几家新开的商场。没想到,有个商场的经理一眼就看中了他们的材料:“这个手感好,做西装肯定畅销!”

  带着订单回来,向暖直接去了新材料厂。工人们听说产品被大商场看中了,干劲儿更足了。有个年轻工人笑着说:“这下咱们的材料真要出名了!”

  晚上,向暖和宋聿难得地早早回家。曦曦扑上来要抱抱,安安也拿着作业本来问问题。宋建国看着这一幕,笑眯眯地说:“这才像个家的样子。”

  吃完饭,夫妻俩在院子里乘凉。宋聿突然说:“今天街道刘主任又来找我,说咱们厂解决了三十多个下岗工人的就业,要给咱们发奖状呢。”

  向暖笑了:“奖状不奖状的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人们都能按时拿到工资。”

  “是啊。”宋聿望着满天的星星,“前几天老王家的媳妇还跟我说,她男人在咱们厂上班后,孩子上学的钱不愁了。”

  夜风吹来,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向暖靠在丈夫肩上,觉得这些日子的辛苦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