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没有月亮,黑漆漆的一片,小冷风不断的吹在身上,几人的脚踏在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响。

  于丑三走在头前,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带着众人慢慢上山,找到了之前那个从山上流下,已经被冻住的小河流。

  等几人到了地方,于丑三便将指着将插在小河边上的树棍给拔掉。

  “就在这底下。”

  刘耀东闻言也不墨迹,当即将手电筒放在夹在腰间,几人开始小心翼翼地凿起了冰窟窿掏起了泥。

  由于这里不是啥大江大河,几人不敢把力气使得太大,怕伤到了底下的**。

  陈建国见弄的差不多了,便用木棍在水底里捅了几下,当木棍将水搅得混混的,他要将棍子拔起时,突然觉得有个地方软软的,把棍子往上面弹。

  陈建国瞬间眼前大亮:“东哥,就在这!”

  刘耀东拿根树枝探了探底部,发现不算深,于是让几人去拾些干柴先点着,他则是脱掉了裤子,拿上渔网手抄网就跳下了水去。

  山上的气温本就很低,小溪水有个齐腰的高度,上面冰冷刺骨,水下温度要好一些,不过这大冷天的下水即便是刘耀东也有些吃不住,嘴上不由得“嘶”了一声。

  “东哥,要不还是我来吧。”

  陈建国几人见状也要**服下来。

  “别,我一个人就够了,把火弄的旺一点,不然等会要完犊子。”

  李大庆和刘耀祖见状连忙又去找了些树枝,于丑三把衣服掀开挡在风口前生怕火灭了,陈建国则是一手举着手电筒,一手拿着麻袋等着接应。

  刘耀东也没耽搁,连忙把网布了下去。

  哈士蟆冬眠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聚集在一块,不吃不动,依靠皮肤进行呼吸,处于深度休眠之中,所以基本上只要网住就能直接拉起来,连反抗都不会有。

  他这边弄好后把网头递给了陈建国,陈建国连忙接着往后猛扯,一网兜子竟是直接拉上了密密麻麻的一大群,手电筒一照甚至有上百只!

  刘耀东见状又拿起手抄网在底下捞了一会,最后实在弄不到了才火速窜上了岸。

  这一上来可了不得,寒气仿佛透过毛孔钻进了骨头缝一般,再加上小风一吹,凉气直接从他脚底板直窜到了天灵盖,瞬间浑身鸡皮疙瘩就立了起来。

  刘耀东猛打了个激灵,哆嗦地跑到火旁烤了起来,几人见状连忙在后面也架上了一堆火,省得前面暖后面凉给他冻坏了。

  磨蹭半天将身体烤干以后,刘耀东这才穿上衣服。

  “咱弄了多少。”

  陈建国掂了掂麻袋,惊喜道:“有个十来斤重啊,现在是冬天它们掉秤,估摸着有个接近两百只!”

  “妥了,先拿上,咱们赶紧去村后面的那条小溪去看看。”

  刘耀东把裤腰带一系上,便带着往山下走去。

  几人在夜色下蹚了半天,最后在村后面的那条小溪处找到了个合适的位置,随即他将冰面破开,又将网给撕坏,在前后拦了一下,将这群哈士蟆给放了进去。

  刘耀祖见状道:“东子,这个事明天要去找大队长说一下,小溪小河是公共的和公家的,咱得把这个溪流用集体名义给租用一下然后派人看着,不然万一被人捞走了就白瞎了这好东西。”

  “大哥说的有道理,明天正好我要去队部用自行车,这个事我肯定会说的。”

  几人弄好后,便各自回去,刘耀东见实在太晚太冷,便拉着于丑三在家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金黄的阳光打在屋顶上,透过窗户照在了刘耀东的脸上。

  他伸了伸懒腰起床,才发现于丑三已经走了。

  李晚晴端了盆热水进来:“快起快起,让根叔看见了又得数落你。”

  “不能,看你的面上他也不能说我。”刘耀东打了个哈欠擦了把脸随即抱住了她。

  “来,先啵一个!”

  “才不要!大清早的就让孩子们看笑话!”

  李晚晴嗔怪的推了他一把,随即把一封信给拿了出来。

  “这个是寄给我爸爸的,你今天去城里邮局邮寄一下吧。”

  “提没提我?”

  李晚晴白了他一眼:“你说呢。”

  她叹了口气:“我长这么大还没忤逆过他,真不知道他看到了这封信会气成什么样子。”

  “气什么,我这好女婿他提着灯笼都难找!”

  “臭美,我要的书别忘了,必须要把那个齐老先生请过来。”

  “放心吧,齐老先生我必须拿下他,至于我老丈人那边你就更不需要担心了,等他明年来我直接亮瞎他的眼!”

  李晚晴闻言狠狠地掐了一下他腰间软肉:“不准这么说我爸爸!”

  两人聊了一会后,刘耀东随意咬了几口饼子猛灌了几口粥,便开始去找李铁柱说了要租用村后面那条通大河的小溪的事。

  由于陈建国和李大庆要忙送菜的事,所以他便将李宏达喊过来帮忙看着哈士蟆。

  做完一切之后,他便骑着车去了镇上开了三封介绍信。

  其中两封是他与李晚晴的,这年头要出远门坐火车,离开了介绍信是寸步难行,就算靠着人脚走了出去,后面也根本找不到一个住的地方。

  而书店虽然卖书,但现在的书可是金贵东西,加上某些原因,现在很多书都受限制,像是一些专业性强的书籍更是难求,没有这个,人家书店的人根本就不理。

  刘耀东进了城后先去找人兑了邮票将信按照李晚晴所说的地址给邮了过去,便按照李晚晴的要求挑挑选选好几本,买了几本有关于动物和养殖方面的书籍,最后又去买了两张去呼县的火车票。

  这东西带回去后,他在企业的工作直接交给大哥负责,而李晚晴的工作则是给了村里的老会计。

  这活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老会计哪有她脑子灵活,每天算盘珠子打得劈里啪啦响,算盘珠子都快崩脸上去了,老头几天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至于刘耀东和李晚晴天天在一个屋子里没出去过,白天看书晚上背,李晚晴时不时还要检验一下他的学习成果。

  说实话,刘耀东是真讨厌看这东西,难怪人齐追书是专家呢,这文献类的东西看起来对普通人来讲完全就是精神折磨。

  如果有的选,刘耀东宁愿回战场去跟人拼刺刀。

  几天的时间飞速而过,刘耀东一脸憔悴地打开了房门,人都有些恍惚。

  一切准备就绪,今天就是去呼县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