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作协是正厅级编制,下辖的保卫科是正科级,并非是独立部门,而是归后勤处管理。

  刘良所在的《收获》杂志是沪市作协下辖的正处级事业单位。

  因为总编基本都是作协副会长兼任的,所以身为副厅级。

  至于刘良这个主编的话,则是正科级。

  正好和保卫科的科长平级。

  第二天,经过上级研究决定,刘良正式担任保卫科的科长,管理整个作协的保卫科。

  这个科室里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十个大爷九颗牙齿。

  有些是国企下岗潮,通过关系安排过来的。

  有些是某位领导的亲戚,被安排了过来。

  保卫科的工作并不复杂,看好大门,制定好每天的巡逻计划……

  刘良搬着自己的工作用品,来到了保卫科办公室。

  他的级别还在呢,哪怕将他变成保卫科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也是正科级待遇。

  工资照发不误。

  反正刘良丝毫不担心,工资月月发,只要自己不犯原则性错误,总编再厉害,也没办法开除自己。

  这就是铁饭碗的好处。

  ……

  此时的沪市作协可谓是风雨飘摇。

  杂志销量连续下滑,或许正如刘良说的那样,再过不久还真比不上《钟山》杂志的销量了。

  总编其实心里也知道陈述的作用,但他就是不愿妥协。

  他是谁?

  可是堂堂一家大型杂志社的总编,手握生杀大权。

  国内至少数万位作家的稿件,都想投到《收获》杂志,期望发表。

  怎么能被一个小小的平川要挟住了?

  不就是写了本比较火点的小说吗?

  这年头,横空出世的青年作家多了去了。

  他迅速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1.提高《收获》杂志稿费标准。

  2.各大编辑纷纷出动,邀请名家在《收获》杂志上发表文章。

  3.推行征文活动,奖金十万,吸引国内的所有作家参加。

  他还就不信了,那么多作家都参与这次征文活动,还就出不了一本《明朝的那些事儿》这样的小说了。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

  《明朝的那些事儿》的火热,远非普通小说可以媲美。

  尤其是传统文学里,可能就是《活着》这类的小说能够接近这本小说的销量。

  不过《活着》的口碑是持续发酵的。

  短时间内还真追不上来。

  其次是网络小说,比如《盗墓笔记》、《鬼吹灯》、《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小说,这些网络小说的实体书销量,也很强大,比《明朝的那些事儿》只差了一筹。

  可惜了,这个年代网络小说并未出现。

  因此,《收获》总编的想法,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与此同时,沪市文艺出版社这边。

  《明朝的那些事儿》全订版本也已经出来了,正式准备发行。

  当这个消息刚出来的时候,一群渠道商就已经上门了。

  和这些渠道商只是简单的开了一个会,20万部全订作品就一售而空。

  看情况,下次要是出版四十万册,也能卖完。

  这20万套全订版本,可以为沪市文艺出版社带来不菲的收益。

  一时间,沪市文艺出版社的社长都有些后悔,早知多签几年了。

  虽然陈述狮子大开口,索要15%的版税。

  但是沪市文艺出版社赚的更多啊!

  按照社长的初步预估,这本小说最终的销量,最少要在500万套以上。

  那可是500万套啊!

  是什么概念?

  能养活他们出版社最少一二十年了。

  不由得,社长又想起了沪市作协下辖的《收获》杂志。

  “真是一群废物,连平川的新书都谈不下来。”

  社长骂了一句。

  这要是让他们签下陈述的新书,然后再由沪市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话,估计又能赚一笔了。

  只可惜,陈述的新书被汉东省作协签去了。

  他就算是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在汉东省的地盘上和汉东省出版社竞争啊。

  ……

  9月中旬的时候,陈述收到了两笔钱。

  一笔是汉东省作协下辖的《钟山》杂志邮寄过来的汇款单,他拢共交了8万字篇幅的小说稿件,一共获得了税前4.2万块的稿酬。

  这全仰仗于田封义的支持,真是给陈述开出了高价稿费。

  另外一笔是沪市文艺出版社邮寄来的版税收入,税前150万。

  扣完税,再扣掉手续费,陈述一共到手1172000块。

  手续费是0.5%,税的话,基本是20%左右了。

  这笔税扣的陈述有些肉疼,三十多万没了。

  不过现在的陈述也是光荣纳税人了!

  在他这儿根本不存在什么偷税漏税的行为,杂志社那边直接代扣了。

  到他手里就是税后的稿费以及缴税单,上面写的明明白白。

  陈述将所有的稿费存进了存折里后,又走到了一旁的公共电话亭,拨通了刘良办公室的内部电话。

  “嘟嘟嘟……”

  一阵忙音后,电话声响起。

  “喂,请问找谁?”

  电话里是一道女声。

  “你好,我是平川,想找一下刘良编辑。”陈述说道。

  “不好意思,刘良现在不在编辑部了,在保卫科。”对方说道,“平川先生,我去代您传达一下吧,您稍等。”

  整个《收获》杂志社除了少数几位高层看不惯陈述以外,大部分人对陈述还是很有好感的。

  因为《收获》杂志去年的畅销,他们年底都多了一笔不菲的年终奖,也算是激励了。

  估摸着今年,这笔年终奖就要少一大半。

  到明年的时候,年终奖就要没了。

  那些总编之类的,自然不用担心,他们工资高。

  但是下面这些普通编辑和实习编辑工资很低,要是有了那笔年终奖,就能过个好年了。

  于是,私底下不少人都在背地里骂那位新来的总编。

  公共电话亭前。

  陈述纳闷了一句,“老刘咋回事儿?怎么不在编辑部待了,跑去保卫科了?这不是闲的无聊吗?”

  陈述不知道的是,因为刘良的仗义执言,他已经被边缘化了。

  没多久,小姑娘回来了,告诉陈述道,“陈述先生,我找到了保卫科那边的电话,您直接拨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