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局迎娶林黛玉 第98章 王子腾献平虏策

小说:红楼之开局迎娶林黛玉 作者:泡泡泡 更新时间:2025-08-29 03:26:2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平行时空的明末,北方战火连绵,但东林党为首的江南士族巨贾非但不肯出钱,反而千方百计逃避税负,终于导致北方防御崩塌,大明灭亡,而南方也沦陷在野猪皮铁蹄践踏之下。

  嘉定十日,扬州三屠,铁蹄之下,百万冤魂胡尘里。

  讽刺的是,满清一朝,江南赋税从没收不上。

  充分验证一个道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甄钰不想大周也走到那一步。

  大周东北、西北战事,都需要钱。

  何况出血的是为富不仁的大盐商。对他们而言,这点钱不过九牛一毛。

  崇华宫,东暖阁。

  崇平帝放下奏章,重重揉了揉眉心。

  “魏王,又要钱?”

  “前些日子,朝廷不是已拨付200万两赈灾?”

  “元辅,你怎么看?”

  齐衡皱了皱眉。

  还能怎么看?

  魏王,肯定贪了呗。

  但疏不间亲,魏王乃陛下长子,他可不敢这么评论。

  何况,财政困窘,有利于稳固自己首辅之位。

  他字斟句酌道:“陛下,河南今年桃花汛泛滥,造成数处决口,加上春来大旱,已是灾民遍地。哪怕以魏王之能,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00万银子看来远远不够。”

  崇平冷哼:“朕不是还下旨周围省份,打开藩库,运输储备米粮前往支援?也该省下些银子才是。”

  齐衡苦笑:“各省藩库情况,我也知晓些。很多藩库账实不符,存粮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甚至大肆掺假,以石灰、沙子掺入粮食中,怕也不能大用。魏王所请拨款,怕是十万火急啊。”

  崇平目光看向齐衡:“元辅,户部那边?”

  齐衡一摊手:“陛下知道,国库已经一分银子都没了。”

  “能不能在东南想想办法?”

  崇平皱眉:“国事艰难,东南富庶,也该为国分忧才是。”

  齐衡沉默半晌:“天下赋税半东南。东南百姓,也已太苦了。都是陛下臣民,都是大周子民,陛下忍心厚此薄彼?”

  他不再言语,暗中观察崇平气色。

  这是无声示威。

  皇上你不准我浙党官位,我首辅便躺平给你看。

  看你怎么变出银子?

  在他盘算中,崇平除了作出让步,允许长芦盐道徐少康升任两淮盐政,顶替林如海之位外,别无选择。

  谁知。

  大大出乎他预料,崇平却摇摇头:“既如此,不劳元辅了。朕从内帑中再拨付200万两,以支应河南赈灾。”

  齐衡:“?”

  内帑?

  崇平帝从哪里变出来200万?

  崇平淡淡道:“元辅若无其他事,便退下吧。”

  齐衡呆立当场,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他万万没想到,崇平内帑竟还有钱?

  是忠顺王给的?还是···

  莫非那甄钰小儿扶摇直上,以钦差南巡江南,竟是以见不得人手段为陛下创收?

  齐衡不寒而栗。

  若崇平不需要他捞钱,他这首辅便没有了利用价值。

  必须查清陛下内帑来源,加以限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退下时,却看到九省统制王子腾进入,查边离京前,例行陛见。

  齐衡又松了口气,微微一笑。

  王子腾,应该是来要钱的。

  九省统制,乃是奉旨出都查边。而九边重镇防务,乃是一个吞金窟、无底洞。

  崇平就算有点积蓄,也挡不住这么消耗。

  齐衡所料不错。

  王子腾见了崇平,便议论起出都查边、整饬防务之事。

  王子腾奏道:“陛下,元人北归,屡谋兴复,亡我之心不死。而辽东一战,东虏大盛,建都沈阳,改称盛京,也跃跃欲试,觊觎我京畿之地。西北察合台汗国厉兵秣马,控弦数十万,鹰视狼顾,对我西北虎视眈眈。”

  崇平点点头。

  王子腾之前身为京营节度使,掌握京畿防务,对大周面临的恶劣军事环境、强大外敌压力如数家珍。

  他要听的,是王子腾身为九省统制拿出的平虏之策。

  王子腾继续奏:“太祖舍弃北平,定都神京,虽远离东虏,但也三面近塞。辽东大败之后,敌患日多,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头、固原,是为九边。天下之兵三百万,九边重镇居其二,却多有将领吃空饷,喝兵血,有的地方兵额甚至十不存一,朝廷军费靡费甚多,却战力孱弱,不堪大用。”

  崇平点头:“爱卿,身为九省统制,可有良策?”

  王子腾慷慨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出都查边,整顿军事,一方面严惩军中贪腐、斩杀**污吏、选用善战良将,一方面整军经武,裁汰老弱,核查空额,实兵实饷。”

  崇平露出欣慰之色:“爱卿所言,字字珠玑。朕没有用错人。”

  王子腾面色平静,心中却泛起得意。

  这平虏策,都是他闭门谢客,花费数日,认真推敲,字斟句酌而来。

  作为武勋名门之后,又当过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对大周朝兵事败坏、军中**,自然心知肚明。

  但知道不等于能解决。

  崇平又问:“不知爱卿所言大事,又有何需要?”

  王子腾道:“只是裁汰老弱,需要朝廷拨付裁汰费用。那些如今的老弱兵,也是曾经为朝廷血战的老兵。遣散路费、安家费,都需要不少银两。招募精壮,挑选善战,也同样需要军费。”

  崇平一阵头疼。

  燕国地图到头了。

  图穷匕见。

  说到底,还是要钱。

  “你要多少?”

  “我与兵部堂倌推演数次,哪怕将查处贪墨将领银子没收,计算进去,也完成九边重镇的整军经武,至少要千万两以上。”

  “夺少?”

  崇平惊地口音都出来了。

  千万?

  你看朕值不值千万?

  卖了崇华宫算了。

  王子腾看崇平上头,也不安倒退一步,苦笑道:“陛下素来知兵,我朝积弊已久,兵事败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

  “臣举一个例子。”

  “说九边重镇,拥兵200万,但实际上朝廷兵部以边将吃空饷为理由,从未发放过200万兵员的饷银。都是打折!”

  “蓟辽、宣大等四镇要地,直面敌锋,相对还好。一般只打7折。”

  “延绥、宁夏、甘肃、偏头、固原,只发5折饷银。”

  “连九边重镇都如此打折扣,其他北方边镇防守,自然更是空虚。有的地方,饷银只有定编的3折,乃至1折。”

  崇平吐出一口浊气。

  军饷打折,这些积弊,他自是知道的。

  不然,朝廷财政一年才2000多万,要真的养300万大军,早就支撑不住了。

  大周名义上300万虎贲大军,实际上真正供养的,能有一半顶天了。

  就这150万,还是老弱病残的军户居多。

  王子腾沉声道:“陛下,兵制败坏、积弊日久,东虏、西戎、北狄却日益强大、威胁日增,臣只怕若天下有变,有不忍言之事···”

  “你不必说了。”

  崇平站起来,长出一口气,下定决心:“朕从内帑再拿700万银子给你!整军经武、厉兵秣马、备战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