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婶子,敏芝,我明天就要回省城了,过来跟你们道个别。”

  她微笑着,眼神扫过这个她曾试图融入却始终隔着一层壁垒的小院,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遗憾,有不甘,或许还有一丝解脱。

  李玉华客气地留她吃饭,她婉拒了,“不了,婶子,我回去还得收拾行李,就是来告个别,谢谢你们这段时间的关照。”

  她摸了摸正在玩木马张小满的头,轻声说,“小满,要乖乖听妈妈和奶奶的话,快高长大。”

  然后,她便转身离开了,背影在夕阳下拉得细长,再也没有回头。

  秦雪梅就这样悄然离开了合山县,就像她当初来时一样,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她留下的影响却像一粒投入湖心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平。

  顾家小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可每个人都清楚,秦雪梅的离去并不意味着威胁的解除。

  赵庆国依然在暗处虎视眈眈,海外那个组织也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了未知的风浪。

  晚饭后,顾耀赫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星斗,对身边的沈妙音说,“妙音,秦雪梅走了,斗争远未结束,赵庆国在商业上的小动作不断,那个组织也一定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沈妙音点点头。

  顾耀赫和沈妙音心头的重压并未减轻分毫。

  他们知道,秦雪梅充其量只是一枚试探的棋子,真正的对手“企业家”赵庆国依然潜伏在暗处,像一条冬眠的毒蛇,随时可能因春雷而惊醒,发动更致命的攻击。

  合山县的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

  县里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鼓励企业“找市场,引资金,搞活机制”。

  赵庆国的合山民生联合体作为改革典型,频频被县领导在会上提及,表扬其盘活存量,解决就业的成效。

  赵庆国本人也更加活跃,时常出现在各种座谈会和考察现场,耀赫却从他与某些主管干部过于热络的交往中,嗅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不久后,县里酝酿的一个新方案,让顾耀赫和沈妙音感到了真正的危机。

  为了化解县工业局初步提出设想,计划将县内几家同类型的食品加工企业联合重组,组建一个合山县食品工业集团公司。

  “这听起来是好事啊,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厂务会上,有干部表示乐观。

  沈妙音却眉头紧锁,“关键是这个集团公司由谁来主导,怎么运作,如果按照现在的设想,以资产和产值作为主要衡量标准。”

  “赵庆国的联合体通过之前承包和联营,控制的资产规模不小,加上他背后可能存在的资金支持,很可能会在重组中占据主导地位,到时候,我们厂子的技术是多年的心血,岂不是要受制于人?”

  顾耀赫点点头,沉声道,“妙音担心的有道理,这很可能就是海外组织的新策略,现在让赵庆国以合法商业手段利用改革政策,试图通过兼并重组,名正言顺地吞掉我们,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不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而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和控制权的较量。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顾耀赫斩钉截铁地说,“重组是大势所趋,但主导权必须掌握在真正想把企业办好,对职工负责,对国家有利的人手里,我们要主动出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方案!”

  在顾耀赫的支持下,沈妙音带领厂领导班子,日夜奋战,起草一份详尽的《关于组建合山县食品工业集团的可行性报告》。

  报告充分阐述了顾氏食品厂的技术优势,品牌价值,管理经验和市场信誉。

  提出以顾氏为核心,通过共享等方式带动其他几家小厂共同发展的强强联合模式,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报告递交上去后,在县里引起了激烈争论。

  支持顾氏方案的人认为,这样更稳妥,能保住合山食品的金字招牌,而支持赵庆国方的人则鼓吹资本的力量和灵活的机制,认为赵庆国更能搞活经营。

  双方僵持不下,县里决定组织一次公开的方案论证会。

  论证会当天,气氛紧张。

  赵庆国一方有备而来,聘请了省里的经济专家助阵,大谈特谈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运作,列举其在短时间内创造的就业和税收,言语间暗示顾氏食品厂观念保守,机制僵化。

  轮到沈妙音发言时,她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没有纠缠于抽象的概念,而是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案例说话。

  “我们主张的联合,不是简单的资产叠加,而是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辐射带动,目的是让合山县的食品工业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跃,而不是被短期利益裹挟,甚至让多年的积累付诸东流!”

  沈妙音的话掷地有声,赢得了在场许多务实干部的首肯。

  赵庆国脸色阴沉,没想到沈妙音如此犀利,直指其软肋,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和长远发展规划。

  论证会没有立即做出决定,顾氏方案赢得了更多理解和同情。

  然而,顾耀赫和沈妙音清楚,赵庆国绝不会轻易放弃,他一定会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突破口。

  果然,几天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那家原本有意向与顾氏食品厂联合的国营糕点厂,突然宣布与赵庆国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由联合体注入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

  糕点厂厂长给出的理由竟是顾氏门槛太高,担心融入不了,而赵庆国更灵活,条件更优惠!

  “这肯定是赵庆国搞的鬼!”

  张国强愤愤地说,“他肯定许了重利,或者抓住了什么把柄!”

  顾耀赫派人暗中了解,发现赵庆国不仅承诺高息借款给糕点厂解决流动资金困难,还私下对厂长个人许以新公司的股份和职位。

  而糕点厂厂长本身在管理上存在一些瑕疵,可能被赵庆国拿住了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