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愣着了!快将门打开!”
小王的声音在寂静夜里炸开,震得院墙上的枯草簌簌发抖。院里半天没动静,只有远处零星的狗吠,在黑夜里格外清晰。小李往后退两步,攥紧拳头要踹门,破旧木门却“吱呀”开了道缝。
苏大春**惺忪睡眼探出头,头发乱糟糟贴在额上,语气满是不耐烦:“谁啊?大半夜不让人睡觉,吵吵嚷嚷像什么样子!”
可看清门口的人,他脸上睡意瞬间消失,脸色“唰”地惨白。李三平手里的手电筒光束直照他脸,刺眼光线逼得他连连后退:“李、李同志?您怎么来了?这大半夜的,出什么事了?”
“怎么?我不能来?”李三平迈步进院,军靴踩在泥土上闷响。林知晚、明朗和陈家俊跟着进来,身影在月光下拖得很长,把小院占得满满当当。
院子里的鸡被惊得扑腾翅膀,在鸡笼里咯咯直叫。苏二春穿着花棉袄跑出来,头发还挽在脑后,看到这阵仗,声音发颤:“这、这是咋了?李同志,我们家没犯啥错啊!”
李三平没废话,指了指堂屋两条长凳:“坐下说。薛绾绾的事,你们俩心里清楚,不用我多问吧?”
苏大春和苏二春对视一眼,满眼慌乱。苏大春强装镇定,搓着冻红的手,挤出僵硬的笑:“薛同志?她不是早离开公社了吗?我们跟她没啥交集,您提她干啥啊?”
“没啥交集?”陈家俊往前跨一步,声音满是怒气,“当初是谁在村里散播她作风有问题?薛绾绾和陈实枚之间的事情,你二人清清楚楚,源头并不在薛绾绾身上,却因为你们的多嘴和造谣,让她一个女同志承受了这些流言蜚语。现在人被你们逼走,你们倒想撇干净?”
苏二春眼泪涌出来,扑上去拉李三平衣角,哭哭啼啼:“李同志,我们就是随口跟邻里聊几句,没想着逼她走啊!您大人有大量,饶我们这一次,我们再也不敢了!”
“随口聊几句?”林知晚冷冷开口,眼神没一丝温度,“你们的‘随口几句’,让薛绾绾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她晚上躲屋里哭,白天强撑干活,最后只能连夜离开。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宁浦公社全是搬弄是非的小人!”
手电筒的光在两人脸上晃来晃去,照亮她们躲闪的眼神和紧绷的嘴角。苏大春见躲不过,索性坐在凳子上,肩膀垮下来,声音蔫了:“是,那些话是我们传的。可我们也是听别人说的,不是故意造谣……”
“听谁说的?”李三平追问,语气不容置疑,“把人指出来。真有这事,公社会调查清楚;没有,你们就是恶意造谣,破坏团结,必须负全责!”
苏大春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那些谣言本是她们嫉妒薛绾绾,凭空编出来的,现在被问急了,只能支支吾吾:“我、我忘了……当时听人随口一提,没记清是谁说的。”
“忘了?”李三平冷笑,眼神锐利如刀,“你们编瞎话污蔑同志时怎么没忘?现在被抓包,就说忘了?晚了!”
他掏出登记簿递给小王:“把她们的话都记下来,一字不差。”小王赶紧拿笔记录。李三平又看向两人:“你们涉嫌造谣生事,破坏公社团结,现在跟我们去镇上,交派出所处理!”
苏二春吓得瘫在地上,手脚并用地往后退,哭着喊:“我不去派出所!李同志,我知道错了,求您饶了我们吧!”
苏大春也跟着求情。可李三平不为所动,他知道这次轻易饶了她们,以后还会有人犯同样的错。
小王和小李上前架起两人,不管她们怎么挣扎哭闹,硬是往外拖。苏大春的鞋都被拖掉一只,在地上留下浅浅划痕。院子里的哭声惊动了邻居,有人扒着门缝看,见是李三平带人,都不敢出来,悄悄缩回屋里。
一行人押着两人往镇上走。夜里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子,林知晚裹紧外套,却没觉得冷。她看着前面被架着的两人,心里没有丝毫同情——不把她们绳之以法,还会有更多好同志被谣言伤害。
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镇公办。李三平把人交派出所同志,详细说了事情来龙去脉。派出所同志当即把两人带到审讯室做笔录。
一开始,两人还想狡辩,说自己是无心之失。可看到小王的登记簿,又听说要找社员核实,她们终于慌了,乖乖承认罪行,还说愿意写检讨、把损失赔给薛绾绾的两个孩子。
处理完这事,天已蒙蒙亮。东边天空泛起鱼肚白,田野上笼罩着薄雾。李三平**发胀的太阳穴,对林知晚说:“林同志,辛苦你们了。多亏你们及时反映,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说不定影响开荒。”
林知晚摇摇头,语气诚恳:“这是我们该做的。公社是大家的家,只有把‘老鼠’清理干净,才能好好过日子。”
明朗和陈家俊也点头,说以后会多留意公社情况,有问题及时反映。几人从镇公办出来,太阳已经升起,金色阳光驱散了夜寒。
陈家俊伸个懒腰,笑着说:“总算解决了,以后公社能清净点,咱们也能安心开荒了。”
明朗看着远处田野,眼神坚定:“接下来得加把劲,争取结冰前开好荒、修通渠,为开春耕种做准备。只要社员有饭吃,再辛苦也值得。”
几人加快脚步往公社走。路上遇到早起的村民,都热情打招呼。林知晚看着眼前景象,心里暖暖的。
接下来的日子,总算有了些平静安生的日子过。
宁浦公社的社员们都卯足了劲忙活。天刚蒙蒙亮,田里就传来了锄头撞击土地的声音,社员们扛着农具,唱着山歌,一个个干劲十足。梁京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吃完早饭就往田里跑,有时候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啃两个窝头垫垫肚子。
他带着大家在村子周围的田野上开荒,那些原本长满杂草、堆满石头的土地,在社员们的努力下,一点点变得平整。翻出来的土块堆得像小山一样,经过太阳晾晒后,又被敲碎、耙匀,散发出淡淡的泥土清香。田埂也一点点被修整得整齐,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围绕着新开的土地。
“别愣着了!快将门打开!”
小王的声音在寂静夜里炸开,震得院墙上的枯草簌簌发抖。院里半天没动静,只有远处零星的狗吠,在黑夜里格外清晰。小李往后退两步,攥紧拳头要踹门,破旧木门却“吱呀”开了道缝。
苏大春**惺忪睡眼探出头,头发乱糟糟贴在额上,语气满是不耐烦:“谁啊?大半夜不让人睡觉,吵吵嚷嚷像什么样子!”
可看清门口的人,他脸上睡意瞬间消失,脸色“唰”地惨白。李三平手里的手电筒光束直照他脸,刺眼光线逼得他连连后退:“李、李同志?您怎么来了?这大半夜的,出什么事了?”
“怎么?我不能来?”李三平迈步进院,军靴踩在泥土上闷响。林知晚、明朗和陈家俊跟着进来,身影在月光下拖得很长,把小院占得满满当当。
院子里的鸡被惊得扑腾翅膀,在鸡笼里咯咯直叫。苏二春穿着花棉袄跑出来,头发还挽在脑后,看到这阵仗,声音发颤:“这、这是咋了?李同志,我们家没犯啥错啊!”
李三平没废话,指了指堂屋两条长凳:“坐下说。薛绾绾的事,你们俩心里清楚,不用我多问吧?”
苏大春和苏二春对视一眼,满眼慌乱。苏大春强装镇定,搓着冻红的手,挤出僵硬的笑:“薛同志?她不是早离开公社了吗?我们跟她没啥交集,您提她干啥啊?”
“没啥交集?”陈家俊往前跨一步,声音满是怒气,“当初是谁在村里散播她作风有问题?薛绾绾和陈实枚之间的事情,你二人清清楚楚,源头并不在薛绾绾身上,却因为你们的多嘴和造谣,让她一个女同志承受了这些流言蜚语。现在人被你们逼走,你们倒想撇干净?”
苏二春眼泪涌出来,扑上去拉李三平衣角,哭哭啼啼:“李同志,我们就是随口跟邻里聊几句,没想着逼她走啊!您大人有大量,饶我们这一次,我们再也不敢了!”
“随口聊几句?”林知晚冷冷开口,眼神没一丝温度,“你们的‘随口几句’,让薛绾绾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她晚上躲屋里哭,白天强撑干活,最后只能连夜离开。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宁浦公社全是搬弄是非的小人!”
手电筒的光在两人脸上晃来晃去,照亮她们躲闪的眼神和紧绷的嘴角。苏大春见躲不过,索性坐在凳子上,肩膀垮下来,声音蔫了:“是,那些话是我们传的。可我们也是听别人说的,不是故意造谣……”
“听谁说的?”李三平追问,语气不容置疑,“把人指出来。真有这事,公社会调查清楚;没有,你们就是恶意造谣,破坏团结,必须负全责!”
苏大春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那些谣言本是她们嫉妒薛绾绾,凭空编出来的,现在被问急了,只能支支吾吾:“我、我忘了……当时听人随口一提,没记清是谁说的。”
“忘了?”李三平冷笑,眼神锐利如刀,“你们编瞎话污蔑同志时怎么没忘?现在被抓包,就说忘了?晚了!”
他掏出登记簿递给小王:“把她们的话都记下来,一字不差。”小王赶紧拿笔记录。李三平又看向两人:“你们涉嫌造谣生事,破坏公社团结,现在跟我们去镇上,交派出所处理!”
苏二春吓得瘫在地上,手脚并用地往后退,哭着喊:“我不去派出所!李同志,我知道错了,求您饶了我们吧!”
苏大春也跟着求情。可李三平不为所动,他知道这次轻易饶了她们,以后还会有人犯同样的错。
小王和小李上前架起两人,不管她们怎么挣扎哭闹,硬是往外拖。苏大春的鞋都被拖掉一只,在地上留下浅浅划痕。院子里的哭声惊动了邻居,有人扒着门缝看,见是李三平带人,都不敢出来,悄悄缩回屋里。
一行人押着两人往镇上走。夜里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子,林知晚裹紧外套,却没觉得冷。她看着前面被架着的两人,心里没有丝毫同情——不把她们绳之以法,还会有更多好同志被谣言伤害。
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镇公办。李三平把人交派出所同志,详细说了事情来龙去脉。派出所同志当即把两人带到审讯室做笔录。
一开始,两人还想狡辩,说自己是无心之失。可看到小王的登记簿,又听说要找社员核实,她们终于慌了,乖乖承认罪行,还说愿意写检讨、把损失赔给薛绾绾的两个孩子。
处理完这事,天已蒙蒙亮。东边天空泛起鱼肚白,田野上笼罩着薄雾。李三平**发胀的太阳穴,对林知晚说:“林同志,辛苦你们了。多亏你们及时反映,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说不定影响开荒。”
林知晚摇摇头,语气诚恳:“这是我们该做的。公社是大家的家,只有把‘老鼠’清理干净,才能好好过日子。”
明朗和陈家俊也点头,说以后会多留意公社情况,有问题及时反映。几人从镇公办出来,太阳已经升起,金色阳光驱散了夜寒。
陈家俊伸个懒腰,笑着说:“总算解决了,以后公社能清净点,咱们也能安心开荒了。”
明朗看着远处田野,眼神坚定:“接下来得加把劲,争取结冰前开好荒、修通渠,为开春耕种做准备。只要社员有饭吃,再辛苦也值得。”
几人加快脚步往公社走。路上遇到早起的村民,都热情打招呼。林知晚看着眼前景象,心里暖暖的。
接下来的日子,总算有了些平静安生的日子过。
宁浦公社的社员们都卯足了劲忙活。天刚蒙蒙亮,田里就传来了锄头撞击土地的声音,社员们扛着农具,唱着山歌,一个个干劲十足。梁京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吃完早饭就往田里跑,有时候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就啃两个窝头垫垫肚子。
他带着大家在村子周围的田野上开荒,那些原本长满杂草、堆满石头的土地,在社员们的努力下,一点点变得平整。翻出来的土块堆得像小山一样,经过太阳晾晒后,又被敲碎、耙匀,散发出淡淡的泥土清香。田埂也一点点被修整得整齐,像一条条绿色的带子,围绕着新开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