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知晚把笔记本往桌角推了推,指尖捏着筷子的力道不自觉加重:“京冶,这不是钱多少的事。你现在是公社的村支书,这里不是战场,得讲公私分明。”
“公社是大家伙儿的,不是你一个人的私产。你用自己的钱补师部的窟窿,今天社员们不知情,只会觉得你仗义;可要是哪天有人在背后挑唆,说你用公家事谋私,或是拿自己的钱拉拢人心,你就有口难辩了。”
梁京冶握着汤勺的手顿了顿,眉头微微蹙起,碗沿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我没想那么多。师部那边的粮票本就是我申请调拨的,当初也是我拍板先给公社用,我自己补上,省得社员们跟着着急上火。再说,我手里的津贴和之前的补助够花,帮公社一把怎么了?”
“你得为自己的后路想。战场上雷厉风行是本事,可在公社,人心比枪炮更复杂。你现在把担子全揽在自己身上,将来要是公社出点岔子,所有责任都会堆到你头上。到时候不仅你受委屈,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公社也长久不了。”
梁京冶放下汤勺,脸色沉了几分。
“晚晚,我知道你担心我,但也别把人想得太坏。社员们都是实诚人,谁真心为他们好,谁揣着坏心思,他们分得清。只要能让他们冬天有粮吃、开春有地种,我落几句闲话算什么?”
“你就是太相信人了。”
林知晚知道梁京冶的性子,“你以为苏大春、苏二春那些人如何呢?上次薛绾绾被他们传谣言逼走,他们暗地里不知道还在琢磨什么。提防没坏处。”
“苏家人虽然活络,爱占点小便宜,但也没做过损害公社的大事,你别总揪着不放。”
梁京冶的语气也硬了起来,两人认识这么久,从确定关系到结婚,还是头一次因为公社的事吵得这么僵。他觉得林知晚是太紧张了,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林知晚看着他不以为然的样子,心里一阵发凉,像是被泼了盆冷水。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声音透着股失望:“我话就说到这儿,你听不听随你。这饭我没胃口吃了。”
说完,她起身端起自己的碗,转身进了里屋,“砰”的一声关上了门,门板震得墙上的旧报纸都掉了角。
梁京冶坐在桌旁,看着桌上没怎么动的饭菜——
红烧鱼还冒着热气,炒青菜绿油油的,蛋花汤浮着香油,都是林知晚爱吃的。可现在没人跟他一起吃,满屋子只剩下煤油灯燃烧的“滋滋”声。
他沉默了半晌,起身收拾了碗筷,洗洁精在盆里揉出泡沫,他却没什么力气,洗得漫不经心。
洗完碗,他没再去敲里屋的门,拿起外套和军帽就往公社大院走——
他今晚打算在公社的宿舍睡,让两人都冷静冷静,免得再吵起来。
里屋的林知晚贴着门板,听见梁京冶开门、关门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心里又酸又涩。
她不是想吵架,只是梁京冶太缺乏对人心的敏锐,总把所有人都想得和他一样正直。
苏大春、苏二春那样的人,一旦抓住机会,肯定会背后搞鬼。
她越想越不安,开门借着月光往明朗家走。
“谁啊?这么晚了。”
“是我,林知晚。”
门“吱呀”一声开了,明朗穿着件单衣,头发还有点乱,身后还跟着陈家俊——两人原本在商量明天开荒的分工,刚说了没多久就听见敲门声。
“林同志,这么晚了有事?快进来,外面冷。”明朗连忙侧身让她进屋,转身从暖壶里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先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林知晚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搪瓷杯,心里舒服了些。
她没绕圈子,开门见山:“我来找你们,是想说说苏大春和苏二春的事。”
“我想找李三平同志反映情况。”林知晚眼神坚定,“他说话有分量,也了解基层的情况。只要咱们把苏家姐妹的事一五一十说清楚,让镇上出面处理,才能绝了后患。”
明朗和陈家俊都觉得这主意可行。陈家俊当即拍了桌子:“行!我跟你去!”
明朗也点头:“我也一起。”
三人没多耽搁,连夜往李三平的住处走。
李三平住在公社旁边的一间小瓦房里,门口挂着“驻公社联络点”的木牌。
他们到的时候,屋里的灯还亮着,李三平刚躺下,听见敲门声,披了件外套就起身开门,见是林知晚、明朗和陈家俊,有些惊讶:“这么晚了,你们三个怎么来了?出什么急事了?”
林知晚把苏大春、苏二春散播薛绾绾的谣言、逼走薛绾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三平。
李三平越听脸色越沉,最后拍着桌子骂道:“这两个人,虽然是知情,但是仗着之前萧薇还在时,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在公社里兴风作浪,破坏团结!要是不严肃处理,以后谁还把公社的规矩放在眼里!”
他当即起身,从抽屉里拿出手电筒和一本登记簿,对门外喊了两声:“小王、小李!你们过来一下!”
很快,两个年轻的同志跑了过来,他们是镇上派来跟着李三平的,负责协助处理公社的日常事务。李三平指着门外:“现在就去把苏大春、苏二春抓起来,连夜押送镇上,交给派出所处理!顺便叫上几个社员跟着作证,省得他们到了镇上还狡辩!”
“是!”小王和小李立刻领命,跟着明朗去叫社员。
陈家俊则陪着林知晚、李三平在后面走。
一路上,李三平还在跟林知晚说:“林同志,你做得对,这种害群之马就得早点清理,不然公社早晚被他们搅黄了。我有时候确实有时候确实太实诚,很容易被人蒙在鼓里。多谢你的提醒了。”
一行人很快到了苏家。苏家是个小院子,院墙不高,里面的灯早就灭了。
小王和小李上前敲门,“苏大春、苏二春是否在里面?快将门打开!”
林知晚把笔记本往桌角推了推,指尖捏着筷子的力道不自觉加重:“京冶,这不是钱多少的事。你现在是公社的村支书,这里不是战场,得讲公私分明。”
“公社是大家伙儿的,不是你一个人的私产。你用自己的钱补师部的窟窿,今天社员们不知情,只会觉得你仗义;可要是哪天有人在背后挑唆,说你用公家事谋私,或是拿自己的钱拉拢人心,你就有口难辩了。”
梁京冶握着汤勺的手顿了顿,眉头微微蹙起,碗沿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我没想那么多。师部那边的粮票本就是我申请调拨的,当初也是我拍板先给公社用,我自己补上,省得社员们跟着着急上火。再说,我手里的津贴和之前的补助够花,帮公社一把怎么了?”
“你得为自己的后路想。战场上雷厉风行是本事,可在公社,人心比枪炮更复杂。你现在把担子全揽在自己身上,将来要是公社出点岔子,所有责任都会堆到你头上。到时候不仅你受委屈,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公社也长久不了。”
梁京冶放下汤勺,脸色沉了几分。
“晚晚,我知道你担心我,但也别把人想得太坏。社员们都是实诚人,谁真心为他们好,谁揣着坏心思,他们分得清。只要能让他们冬天有粮吃、开春有地种,我落几句闲话算什么?”
“你就是太相信人了。”
林知晚知道梁京冶的性子,“你以为苏大春、苏二春那些人如何呢?上次薛绾绾被他们传谣言逼走,他们暗地里不知道还在琢磨什么。提防没坏处。”
“苏家人虽然活络,爱占点小便宜,但也没做过损害公社的大事,你别总揪着不放。”
梁京冶的语气也硬了起来,两人认识这么久,从确定关系到结婚,还是头一次因为公社的事吵得这么僵。他觉得林知晚是太紧张了,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林知晚看着他不以为然的样子,心里一阵发凉,像是被泼了盆冷水。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声音透着股失望:“我话就说到这儿,你听不听随你。这饭我没胃口吃了。”
说完,她起身端起自己的碗,转身进了里屋,“砰”的一声关上了门,门板震得墙上的旧报纸都掉了角。
梁京冶坐在桌旁,看着桌上没怎么动的饭菜——
红烧鱼还冒着热气,炒青菜绿油油的,蛋花汤浮着香油,都是林知晚爱吃的。可现在没人跟他一起吃,满屋子只剩下煤油灯燃烧的“滋滋”声。
他沉默了半晌,起身收拾了碗筷,洗洁精在盆里揉出泡沫,他却没什么力气,洗得漫不经心。
洗完碗,他没再去敲里屋的门,拿起外套和军帽就往公社大院走——
他今晚打算在公社的宿舍睡,让两人都冷静冷静,免得再吵起来。
里屋的林知晚贴着门板,听见梁京冶开门、关门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心里又酸又涩。
她不是想吵架,只是梁京冶太缺乏对人心的敏锐,总把所有人都想得和他一样正直。
苏大春、苏二春那样的人,一旦抓住机会,肯定会背后搞鬼。
她越想越不安,开门借着月光往明朗家走。
“谁啊?这么晚了。”
“是我,林知晚。”
门“吱呀”一声开了,明朗穿着件单衣,头发还有点乱,身后还跟着陈家俊——两人原本在商量明天开荒的分工,刚说了没多久就听见敲门声。
“林同志,这么晚了有事?快进来,外面冷。”明朗连忙侧身让她进屋,转身从暖壶里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先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林知晚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温热的搪瓷杯,心里舒服了些。
她没绕圈子,开门见山:“我来找你们,是想说说苏大春和苏二春的事。”
“我想找李三平同志反映情况。”林知晚眼神坚定,“他说话有分量,也了解基层的情况。只要咱们把苏家姐妹的事一五一十说清楚,让镇上出面处理,才能绝了后患。”
明朗和陈家俊都觉得这主意可行。陈家俊当即拍了桌子:“行!我跟你去!”
明朗也点头:“我也一起。”
三人没多耽搁,连夜往李三平的住处走。
李三平住在公社旁边的一间小瓦房里,门口挂着“驻公社联络点”的木牌。
他们到的时候,屋里的灯还亮着,李三平刚躺下,听见敲门声,披了件外套就起身开门,见是林知晚、明朗和陈家俊,有些惊讶:“这么晚了,你们三个怎么来了?出什么急事了?”
林知晚把苏大春、苏二春散播薛绾绾的谣言、逼走薛绾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三平。
李三平越听脸色越沉,最后拍着桌子骂道:“这两个人,虽然是知情,但是仗着之前萧薇还在时,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在公社里兴风作浪,破坏团结!要是不严肃处理,以后谁还把公社的规矩放在眼里!”
他当即起身,从抽屉里拿出手电筒和一本登记簿,对门外喊了两声:“小王、小李!你们过来一下!”
很快,两个年轻的同志跑了过来,他们是镇上派来跟着李三平的,负责协助处理公社的日常事务。李三平指着门外:“现在就去把苏大春、苏二春抓起来,连夜押送镇上,交给派出所处理!顺便叫上几个社员跟着作证,省得他们到了镇上还狡辩!”
“是!”小王和小李立刻领命,跟着明朗去叫社员。
陈家俊则陪着林知晚、李三平在后面走。
一路上,李三平还在跟林知晚说:“林同志,你做得对,这种害群之马就得早点清理,不然公社早晚被他们搅黄了。我有时候确实有时候确实太实诚,很容易被人蒙在鼓里。多谢你的提醒了。”
一行人很快到了苏家。苏家是个小院子,院墙不高,里面的灯早就灭了。
小王和小李上前敲门,“苏大春、苏二春是否在里面?快将门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