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家人这一回学聪明了。
他们不打算从永安王身上入手,他们看准了永安王的外祖家,忠国公府崔家。
忠国公世子夫人贺淑君的母亲与苏二夫人算是远房的表姐妹。
贺淑君上个月喜得麟儿,这可真是现成的借口送上门来了。
于是苏大夫人精心备下厚礼,以“听闻府上添丁,特来贺喜”为由,亲自领着苏二夫人和苏如婧登了忠国公府的门。
被引到贺淑君院中时,苏大夫人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热络笑容,一见面便亲亲热地拉住贺淑君的手:“好孩子,真是辛苦你了。”
她身后的苏二夫人跟着上前,笑着开口:“淑君啊,好久不见,二表姨可惦记着你呢。瞧瞧你这气色,养得真好,看来小公子定然也是个省心疼人的。”
她一边挤出笑容,一边送上备好的金锁玉镯等贵重贺礼,口中不住说着吉祥话。
贺淑君靠在软枕上,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
说实话,她和这位苏二夫人往日里来往甚少,这会儿她忽然造访,多少透露着些许“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意味。
但此刻还摸不清她们究竟想做什么,不宜送客,于是便笑着她们寒暄了几句。
寒暄没几句,苏大夫人将一直安静跟在身后、低眉顺眼的苏如婧轻轻推到身前,语气带着几分怜爱。
“这是你二表姨的女儿,如婧。这孩子性子最是柔顺乖巧,听闻我们要来看你,便求着我们一块过来,说想沾沾你的福气,学学如何持家待人,日后也好寻个好归宿。”
苏如婧对着贺淑君盈盈一拜,声音柔得能滴出水来。
“如婧见过表姐,恭喜表姐喜得贵子。表姐若不嫌弃,如婧日后常来陪表姐说说话,看看小公子可好?也好让如婧多学学表姐的雍容气度。”
她姿态放得极低,眼神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崇拜与恳求,让人难以拒绝。
贺淑君看到苏如婧的那一瞬间,就明白了她们今日前来所图的是什么。
等到苏如婧说完这番话,她几乎可以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了。
前日七夕宫宴上,苏昭仪刚因妄图插手永安王府后院之事被皇上和皇后娘娘雷霆处置,贬为才人打入冷宫。
这才过了几天?
苏家不忙着闭门思过或是设法替宫里的苏才人周旋,反而带着个精心打扮的小姑娘上门来贺她生子?
恐怕这“贺喜”是假,想利用和她母亲那点快淡出水的远房亲戚关系,另辟蹊径,借她的手把人塞到永安王身边是真。
心中念头急转,贺淑君却依旧笑得温婉,没有露出半分嫌弃。
她轻轻抽回被苏大夫人握着的手,动作自然地整理了一下盖在腿上的薄毯,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和疏离:
“劳两位夫人挂心,还特意跑这一趟,淑君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只是我如今还在月子里,精神不济,大夫也嘱咐需静养,实在不便久坐待客,更怕过了病气给如婧妹妹这样鲜亮的人儿,那便是我的罪过了。”
她不等苏家人再开口,便转向身旁的嬷嬷,吩咐道:
“嬷嬷,替我好生收下两位夫人的厚礼。再将前儿宫里赏下来的那两匹杭缎并一对赤金如意锁取来,给两位夫人和如婧妹妹带回府去,算是我的一点回礼,莫要失了礼数。”
苏大夫人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贺淑君这是在下逐客令。
还用宫中所赐之物作为回礼,点出崔家与宫中的紧密联系,不动声色地抬了她的身份,更是暗示苏家,和她攀交情也得注意分寸。
两家门第相差甚远,她们不配。
看来,崔家忠国公世子夫人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苏如婧垂着头,紧咬牙关,几乎要将下唇咬出血来。
贺淑君从头到尾,对她那句“常来陪伴”的请求避而不谈,只用一句轻飘飘的“怕过了病气给她”便将她打发了。
这分明是瞧不起她,连个接近的机会都不愿给。
可她不敢表露半分,只能将满腹的委屈与愤懑死死压在心底。
一旁的苏二夫人却还没完全看清形势,见女儿被冷落,心里着急,又堆起笑容试图挽回:
“淑君你看你,就是太客气了。都是亲戚,说什么病气不病气的?如婧这孩子实心眼,她是真心想留下来陪你说说话,帮你分担分担。你如今正需要人……”
“二表姨。”贺淑君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直接出声打断了她。
她抬手轻轻揉了揉额角,显露出明显的疲惫之色:“我方才说了,精神不济,需要静养。您的心意我领了,但实在不便再招待。”
她不再给苏家人任何开口的机会,转头对身旁的嬷嬷吩咐道:“嬷嬷,替我送送两位夫人和苏小姐。我有些头晕,得躺下了。”
这便是明确无误的逐客令了。
嬷嬷立刻上前,对着苏家三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态度恭敬却强硬:“三位,请吧。世子夫人需要歇息了。”
苏大夫人脸色铁青,知道再留下去只会自取其辱,狠狠瞪了还不死心的二夫人一眼,强撑着最后的体面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打扰世子夫人静养了,告辞。”
说罢,几乎是硬拉着还欲说话的苏二夫人,带着一脸不甘的苏如婧,灰头土脸地快步离开了院子。
此计不成,他们只能另行险招了。
她们一走,贺淑君便立刻将心腹丫鬟凝香叫来。
“去,告诉婆母,苏家人恐怕还在打永安王的主意。”
凝香当即应下,快步去了忠国公夫人的院子,将世子夫人的担忧和猜测告知了她。
苏家人这一回学聪明了。
他们不打算从永安王身上入手,他们看准了永安王的外祖家,忠国公府崔家。
忠国公世子夫人贺淑君的母亲与苏二夫人算是远房的表姐妹。
贺淑君上个月喜得麟儿,这可真是现成的借口送上门来了。
于是苏大夫人精心备下厚礼,以“听闻府上添丁,特来贺喜”为由,亲自领着苏二夫人和苏如婧登了忠国公府的门。
被引到贺淑君院中时,苏大夫人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热络笑容,一见面便亲亲热地拉住贺淑君的手:“好孩子,真是辛苦你了。”
她身后的苏二夫人跟着上前,笑着开口:“淑君啊,好久不见,二表姨可惦记着你呢。瞧瞧你这气色,养得真好,看来小公子定然也是个省心疼人的。”
她一边挤出笑容,一边送上备好的金锁玉镯等贵重贺礼,口中不住说着吉祥话。
贺淑君靠在软枕上,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
说实话,她和这位苏二夫人往日里来往甚少,这会儿她忽然造访,多少透露着些许“黄鼠狼给鸡拜年”的意味。
但此刻还摸不清她们究竟想做什么,不宜送客,于是便笑着她们寒暄了几句。
寒暄没几句,苏大夫人将一直安静跟在身后、低眉顺眼的苏如婧轻轻推到身前,语气带着几分怜爱。
“这是你二表姨的女儿,如婧。这孩子性子最是柔顺乖巧,听闻我们要来看你,便求着我们一块过来,说想沾沾你的福气,学学如何持家待人,日后也好寻个好归宿。”
苏如婧对着贺淑君盈盈一拜,声音柔得能滴出水来。
“如婧见过表姐,恭喜表姐喜得贵子。表姐若不嫌弃,如婧日后常来陪表姐说说话,看看小公子可好?也好让如婧多学学表姐的雍容气度。”
她姿态放得极低,眼神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崇拜与恳求,让人难以拒绝。
贺淑君看到苏如婧的那一瞬间,就明白了她们今日前来所图的是什么。
等到苏如婧说完这番话,她几乎可以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了。
前日七夕宫宴上,苏昭仪刚因妄图插手永安王府后院之事被皇上和皇后娘娘雷霆处置,贬为才人打入冷宫。
这才过了几天?
苏家不忙着闭门思过或是设法替宫里的苏才人周旋,反而带着个精心打扮的小姑娘上门来贺她生子?
恐怕这“贺喜”是假,想利用和她母亲那点快淡出水的远房亲戚关系,另辟蹊径,借她的手把人塞到永安王身边是真。
心中念头急转,贺淑君却依旧笑得温婉,没有露出半分嫌弃。
她轻轻抽回被苏大夫人握着的手,动作自然地整理了一下盖在腿上的薄毯,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和疏离:
“劳两位夫人挂心,还特意跑这一趟,淑君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只是我如今还在月子里,精神不济,大夫也嘱咐需静养,实在不便久坐待客,更怕过了病气给如婧妹妹这样鲜亮的人儿,那便是我的罪过了。”
她不等苏家人再开口,便转向身旁的嬷嬷,吩咐道:
“嬷嬷,替我好生收下两位夫人的厚礼。再将前儿宫里赏下来的那两匹杭缎并一对赤金如意锁取来,给两位夫人和如婧妹妹带回府去,算是我的一点回礼,莫要失了礼数。”
苏大夫人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贺淑君这是在下逐客令。
还用宫中所赐之物作为回礼,点出崔家与宫中的紧密联系,不动声色地抬了她的身份,更是暗示苏家,和她攀交情也得注意分寸。
两家门第相差甚远,她们不配。
看来,崔家忠国公世子夫人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苏如婧垂着头,紧咬牙关,几乎要将下唇咬出血来。
贺淑君从头到尾,对她那句“常来陪伴”的请求避而不谈,只用一句轻飘飘的“怕过了病气给她”便将她打发了。
这分明是瞧不起她,连个接近的机会都不愿给。
可她不敢表露半分,只能将满腹的委屈与愤懑死死压在心底。
一旁的苏二夫人却还没完全看清形势,见女儿被冷落,心里着急,又堆起笑容试图挽回:
“淑君你看你,就是太客气了。都是亲戚,说什么病气不病气的?如婧这孩子实心眼,她是真心想留下来陪你说说话,帮你分担分担。你如今正需要人……”
“二表姨。”贺淑君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直接出声打断了她。
她抬手轻轻揉了揉额角,显露出明显的疲惫之色:“我方才说了,精神不济,需要静养。您的心意我领了,但实在不便再招待。”
她不再给苏家人任何开口的机会,转头对身旁的嬷嬷吩咐道:“嬷嬷,替我送送两位夫人和苏小姐。我有些头晕,得躺下了。”
这便是明确无误的逐客令了。
嬷嬷立刻上前,对着苏家三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态度恭敬却强硬:“三位,请吧。世子夫人需要歇息了。”
苏大夫人脸色铁青,知道再留下去只会自取其辱,狠狠瞪了还不死心的二夫人一眼,强撑着最后的体面道: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打扰世子夫人静养了,告辞。”
说罢,几乎是硬拉着还欲说话的苏二夫人,带着一脸不甘的苏如婧,灰头土脸地快步离开了院子。
此计不成,他们只能另行险招了。
她们一走,贺淑君便立刻将心腹丫鬟凝香叫来。
“去,告诉婆母,苏家人恐怕还在打永安王的主意。”
凝香当即应下,快步去了忠国公夫人的院子,将世子夫人的担忧和猜测告知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