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行行,你先目测着,等开工的时候我会去一趟。”
杨承志说不过这女人,也不想再跟对方理论了。
“希望你说话算话。”
崔雪一听,这才重新变得高兴起来。
很快,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后就挂断了电话。
燕京4号生产基地交给崔雪栏目测地块。
而花都是5号生产基地,杨承志则是准备用自己剩下的那5块地中的一块进行建设。
那样的话,就省去了寻找地块的麻烦。
同时也能立刻开工建设。
有了这种想法后,他就立刻把王三柱子着急到了一块儿,商量四五号生产基地的事。
尤其是5号生产基地,他已经有了地块的具体图纸。
杨承志、王三、柱子,以及长胜建筑公司的设计团队临时开了一场会。
在会议上,设计团队就立刻给出了建设方案。
因为花都与冰城的气候有所区别。
厂房布局以及用料等多个方面都会形成一些差异。
他的设计团队有着丰富的建设经验,基本都是科班出身。
甚至有两个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曾经还参加过南方大型建筑的设计工作。
立刻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杨承志感觉合理的都会进行采纳。
两天后,设计团队就给出了厂房的建设图纸。
杨承志审核无误后,就给长胜建筑公司花都分公司打去了电话。
那边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运营体系。
除了建设那几个楼盘以外,还会承接外界的工程建设。
算上一线工人,总员工数量已经突破了三千大关。
完全有能力建设大型厂房。
接杨承志电话的人是那边的总负责人。
杨承志向对方传达了建设5号生产基地的意愿。
两人沟通了一番后,这位总负责人也大致了解了杨承志的建设理念。
挂断电话后,杨承志就用电报传真把设计图纸传到花都那边。
并且对该分公司下达命令,立刻部署5号生产基地开工建设的事情。
争取在一个星期内正式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崔雪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在燕京北郊寻找到了一处售卖的地块。
面积与3号生产基地相当,而且交通便利。
只是价格方面不低。
地主人直接要价两百万。
崔雪通过一番砍价过后,一百八十万拿下。
杨承志拿到崔雪传来的地块图纸后,立刻锁定了改地块的具体位置。
那个年代,那片区域确实是燕京的郊区。
但到了后世,这片位置应该在五环以内。
在寸土寸金的燕京,五环以内已经是相当好的位置了。
因此,一百八十万的价格绝对不亏。
在签完合同之后,杨承志就立刻率先从长胜建筑公司中派遣过去一支队伍,准备到燕京那边筹备开工。
因为燕京的气温要比冰城热了许多,即便现在已经快到十二月份了,依旧差不多有一个月的工期。
只要在这一个月内,能把厂房的主体结构建设完毕,剩下内部的装修以及机器安装调试就不受气候影响了。
因此,对于四号生产基地的建设来说,时间是最为宝贵的。
杨承志已经给这支队伍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四号生产基地的所有框架建设。
确保在燕京寒冬来临之前到室内工作环节。
这支队伍的负责人向杨承志作出了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杨承志也就此放心下来。
两大生产基地同时开工,按照他派出的施工力量,不到两个月,应该就能正式投产了。
说白了就是,只要钱到位,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适用。
现在的他,唯一不缺的就是钱。
因此在用工方面,他可以给予工人们更高的薪资待遇,确保施工进度。
除此之外。
杨承志还联系了林建国。
上次他去对方家里,因为喝了不少的酒,林建国曾答应他帮忙联系地块的事情。
杨承志自然记得。
他准备在年前拿下冰城几块地块,来年开春开工建设商品房。
这也是他组建长胜建筑公司的最终目的。
那就是赶在全国商品房建设热潮之前,成功进入房地产产业。
冰城作为龙江省省会,房地产开发自然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且,这里作为杨承志的家乡,他有能力了,当然有义务建设自己的家乡。
虽然那天醒酒之后,林建国对自己说出的话有些后悔。
可他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既然自己已经答应了杨承志,那就没有理由反悔。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帮杨承志留意着。
已经注册好了三个地块。
这三个地块分别位于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
在那个年代,这三块地的位置看起来有些荒凉。
不过放在后世,也是妥妥的三环之内,属于黄金地带了。
杨承志尝试着询问林建国价格。
林建国的意思是,这三块地都是区**国营企业当年存下的。
需要跟这些国营企业的领导对接,才能确定最终价格。
杨承志本想自己一一拜访这些领导人物,探探口风。
林建国却没有同意。
意思是他亲自出马帮杨承志询问一番。
有人代劳,杨承志自然爽快答应。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他的亲老丈人,肯定不会坑他。
林建国这边的答复算是一个惊喜。
之前杨承志还以为,对方醒酒之后大概率会变卦。
却没想到,对方还真的做到了。
这相当于拉开了杨承志进军冰城房地产业务的序章。
做好这一切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底,天气越来越冷了。
冰城这边彻底进入到了天寒地冻的状态中,正常情况下,村民们大部分都应该冒冬了。
而长胜大队,以及周边的几个村屯的村民,却基本都有事做,而且工资还都不低。
这直接拉升了向阳乡整体人均收入水平,引得其他乡镇的人们羡慕不已。
原因很简单。
因为长胜大队出了个杨承志。
他的两大生产基地就容纳了数千名工人,再加上生产基地延伸出的其他配套产业。
导致了向阳乡差不多有上万人都在从事着与杨承志产业相关的工作。
杨承志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向阳乡众人心中的人上人。
而这,也不过是杨承志的初步目标而已。
他的终极目标是,将产业建设至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从而带动整个龙江省,甚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虽然这个目标很大很大,也很艰难,但杨承志肯定不会放弃,会一直按照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这一天他突然接到了阿春的电话。
“行行行,你先目测着,等开工的时候我会去一趟。”
杨承志说不过这女人,也不想再跟对方理论了。
“希望你说话算话。”
崔雪一听,这才重新变得高兴起来。
很快,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后就挂断了电话。
燕京4号生产基地交给崔雪栏目测地块。
而花都是5号生产基地,杨承志则是准备用自己剩下的那5块地中的一块进行建设。
那样的话,就省去了寻找地块的麻烦。
同时也能立刻开工建设。
有了这种想法后,他就立刻把王三柱子着急到了一块儿,商量四五号生产基地的事。
尤其是5号生产基地,他已经有了地块的具体图纸。
杨承志、王三、柱子,以及长胜建筑公司的设计团队临时开了一场会。
在会议上,设计团队就立刻给出了建设方案。
因为花都与冰城的气候有所区别。
厂房布局以及用料等多个方面都会形成一些差异。
他的设计团队有着丰富的建设经验,基本都是科班出身。
甚至有两个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曾经还参加过南方大型建筑的设计工作。
立刻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杨承志感觉合理的都会进行采纳。
两天后,设计团队就给出了厂房的建设图纸。
杨承志审核无误后,就给长胜建筑公司花都分公司打去了电话。
那边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运营体系。
除了建设那几个楼盘以外,还会承接外界的工程建设。
算上一线工人,总员工数量已经突破了三千大关。
完全有能力建设大型厂房。
接杨承志电话的人是那边的总负责人。
杨承志向对方传达了建设5号生产基地的意愿。
两人沟通了一番后,这位总负责人也大致了解了杨承志的建设理念。
挂断电话后,杨承志就用电报传真把设计图纸传到花都那边。
并且对该分公司下达命令,立刻部署5号生产基地开工建设的事情。
争取在一个星期内正式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崔雪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在燕京北郊寻找到了一处售卖的地块。
面积与3号生产基地相当,而且交通便利。
只是价格方面不低。
地主人直接要价两百万。
崔雪通过一番砍价过后,一百八十万拿下。
杨承志拿到崔雪传来的地块图纸后,立刻锁定了改地块的具体位置。
那个年代,那片区域确实是燕京的郊区。
但到了后世,这片位置应该在五环以内。
在寸土寸金的燕京,五环以内已经是相当好的位置了。
因此,一百八十万的价格绝对不亏。
在签完合同之后,杨承志就立刻率先从长胜建筑公司中派遣过去一支队伍,准备到燕京那边筹备开工。
因为燕京的气温要比冰城热了许多,即便现在已经快到十二月份了,依旧差不多有一个月的工期。
只要在这一个月内,能把厂房的主体结构建设完毕,剩下内部的装修以及机器安装调试就不受气候影响了。
因此,对于四号生产基地的建设来说,时间是最为宝贵的。
杨承志已经给这支队伍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四号生产基地的所有框架建设。
确保在燕京寒冬来临之前到室内工作环节。
这支队伍的负责人向杨承志作出了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杨承志也就此放心下来。
两大生产基地同时开工,按照他派出的施工力量,不到两个月,应该就能正式投产了。
说白了就是,只要钱到位,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这句话在任何时代都适用。
现在的他,唯一不缺的就是钱。
因此在用工方面,他可以给予工人们更高的薪资待遇,确保施工进度。
除此之外。
杨承志还联系了林建国。
上次他去对方家里,因为喝了不少的酒,林建国曾答应他帮忙联系地块的事情。
杨承志自然记得。
他准备在年前拿下冰城几块地块,来年开春开工建设商品房。
这也是他组建长胜建筑公司的最终目的。
那就是赶在全国商品房建设热潮之前,成功进入房地产产业。
冰城作为龙江省省会,房地产开发自然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且,这里作为杨承志的家乡,他有能力了,当然有义务建设自己的家乡。
虽然那天醒酒之后,林建国对自己说出的话有些后悔。
可他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既然自己已经答应了杨承志,那就没有理由反悔。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帮杨承志留意着。
已经注册好了三个地块。
这三个地块分别位于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
在那个年代,这三块地的位置看起来有些荒凉。
不过放在后世,也是妥妥的三环之内,属于黄金地带了。
杨承志尝试着询问林建国价格。
林建国的意思是,这三块地都是区**国营企业当年存下的。
需要跟这些国营企业的领导对接,才能确定最终价格。
杨承志本想自己一一拜访这些领导人物,探探口风。
林建国却没有同意。
意思是他亲自出马帮杨承志询问一番。
有人代劳,杨承志自然爽快答应。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他的亲老丈人,肯定不会坑他。
林建国这边的答复算是一个惊喜。
之前杨承志还以为,对方醒酒之后大概率会变卦。
却没想到,对方还真的做到了。
这相当于拉开了杨承志进军冰城房地产业务的序章。
做好这一切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底,天气越来越冷了。
冰城这边彻底进入到了天寒地冻的状态中,正常情况下,村民们大部分都应该冒冬了。
而长胜大队,以及周边的几个村屯的村民,却基本都有事做,而且工资还都不低。
这直接拉升了向阳乡整体人均收入水平,引得其他乡镇的人们羡慕不已。
原因很简单。
因为长胜大队出了个杨承志。
他的两大生产基地就容纳了数千名工人,再加上生产基地延伸出的其他配套产业。
导致了向阳乡差不多有上万人都在从事着与杨承志产业相关的工作。
杨承志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向阳乡众人心中的人上人。
而这,也不过是杨承志的初步目标而已。
他的终极目标是,将产业建设至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从而带动整个龙江省,甚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虽然这个目标很大很大,也很艰难,但杨承志肯定不会放弃,会一直按照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这一天他突然接到了阿春的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