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盖殿内,随着朱元璋一句话说出。
丞相胡惟庸心头猛的一跳,一股极其不好的预感,从其心中升起。
不是……朱元璋他想要干什么?
没他这样玩的!
这件事儿,怎么能问李善长?!
李善长这家伙,如今在京师徘徊不去,上朝都上的很是积极。
明显是贪恋权势,想要再入中枢。
或者说,当初他被皇帝弄到了外面去,其实心里面就一直想要重回中枢,再次成为丞相。
而之前空印案的事情上,自己也可谓是当场狠狠的摆了皇帝一道。
并当着李善长的面,狠狠的收买了一波人心。
从那次之后,原本特别多忠于李善长,听李善长话的文武官员。
都纷纷转投到了自己门下,开始对自己马首是瞻。
虽然这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善长这狗东西自己不当人。
一心去当皇帝的走狗,让众多官员对他恨之入骨,失望至极。
但别管怎么说,事实情况就是自己这个在此之前,一直被李善长压制的人,成功的摆脱了李善长的压制。
并且,从那天起,就狠狠的盖过了李善长的风头。
将原本很多李善长所霸占的东西,都收回归了自己所有。
哪怕事出有因,在这件事情上,李善长也绝对对自己的意见特别的大。
这个时候,在这等要命的事情上,朱元璋这家伙去问李善长自己说的如何。
自己岂能落到一个好。
李善长这家伙,岂能会放过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
一瞬间,他心中寒意大起,汗毛都竖起来了!
而下一刻,李善长的声音响起,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和他所想没差多少。
李善长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开口道:“上位,市舶司一事上,牵扯到的钱财,极其巨大。
每年使我大明,至少损失两千万贯钱!
我大明国运艰难至此,很大原因,都是胡惟庸身为丞相,早已知道这里面的缘由,却在吴祯吴良兄弟二人上书之时,在那里推波助澜。
让上位关闭市舶司所导致的!
胡惟庸故意只将元朝市舶司,后几十年的档案拿给上位看。
从而让上位误会,市舶司在元朝时就不赚钱。
否则依照上位之英明神武,又岂能那般轻易的,就把市舶司给废除。
从而导致那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将众多本该上缴国家的众多利益给瓜分?”
听着李善长这句句诛心的话,胡惟庸一下子就急了!
“韩国公!”
他提高音量,打断李善长的话。
“我真不知道,元朝市舶司居然能那般赚钱!
而且,找档案肯定是要找距离近的才好。
越是距离我大明近,那实际情况和我大明就越体贴,越有参考价值!”
他不敢让李善长,再这样说下去了。
再这样说下去,这狗东西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你不知道市舶司能赚大钱?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事已至此,当着上位的面,还敢如此狡辩,胡说八道?!”
李善长望着胡惟庸,火力全开。
“那你为什么调阅档案,专门捡着后面赚钱少的来。
对于那些赚钱多的档案,却守口如瓶,不给陛下看?
每年都从海商那边,收取大量好处。
这样的事儿都干了,你却说你不清楚市舶司能赚大钱?
不清楚,你会干这些事儿?
你是真不清楚,还是专门不清楚?
你这个当朝丞相,做这等事,你的良心就不会痛?
到了此时,还敢如此狡辩,拿出五十五万贯,就想要为自己开脱?
你的罪,是钱抵不了的!”
怒斥了胡惟庸之后,李善长一转身,对着朱元璋再次躬身行礼。
神色郑重道:
“上位,胡惟庸身为我大明的丞相,上位将如此重任交予他之手。
而此獠却不思为国尽忠,上报君父,下忧黎庶,反而充当海寇,海商保护伞,胡作非为。
为了钱财,置国家于不顾!
此种行为,极其恶劣,罪不可赦!
臣请诛杀胡惟庸!”
一言说出,胡惟庸的身子又一次为之暗自哆嗦了一下。
虽说在皇帝让李善长,就这个事儿来表达看法之时,他就已经知道李善长这条老狗,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会想要趁机置自己于死地。
可这个时候,真的听到了这老狗说出此话。
心里的感受,还是别提有多刺激。
当然,若是他没有干这些事,吴祯吴良兄弟没有被拿下,他倒是不怎么怕。
关键是现在,吴祯吴良兄弟都被拿下了,自己也真的干了这些事儿。
这就让人不得不忐忑了。
“上位,李善长在这件事情里,同样脱不开干系。
暗地里没少推波助澜。
臣这边,确实有不懂事的子侄,收了海商那边送来的钱。
但是李善长,他也干净不到哪里去。
他这个韩国公,在此之前可是我大明,除了上位之外最有权势的人。
臣这个丞相,在他面前一直都要伏低做小。
不然在此之前,李善长何至于能号令天下官府,干出那等和陛下相抗之事?”
胡惟庸急了,是真的急了!
直接在这里开始强势反击。
就算是死,他也要拉上一个垫背的!
若是刘伯温说出这些话,他这边或许还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不好多说些什么。
可是李善长这等**下面,同样一**屎的人,又有何面目敢站在这等立场上,大言不惭,说出这种话来对自己进行批判?
既然敢拿这件事来说,想要置自己于死地,那就一起死!
都它**别活了!!
胡惟庸骨子里面,有股狠劲儿。
这个时候再称呼李善长,也不以恩相相称了,直接提起名字。
而这次的事,也代表着他和李善长两个人,彻底撕破了面皮。
在此之前,别管发生了多少事。
最起码表面上还能过得去,并没有把所有的事都给说透。
没有彻底撕破面皮。
“每年海商送的钱财,就属往李善长那边送的多。
上位,臣请斩李善长,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他说着,直接跪在地上。
李善长同样跪在地上。
看着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个人,在这里相互撕咬。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笑容来。
这种感看狗咬狗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上辈子的时候,他可还没有体会过这个快乐。
偶尔用一下帝王权术,让李善长,胡惟庸这等恶犬相互撕咬一番,还是挺不错的。
如此想着,他嘴角的笑容很快便收敛,却并没有说话。
只是坐在这里沉默不语。
右手食指,在御案上一下又一下的扣着,发出有节奏的嘟嘟声响。
听着就让人心里面发慌。
沉默的时间越长,给李善长,胡惟庸两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李善长原本是还是比较淡然的。
觉得皇帝肯定不会,真的把自己怎么样。
可是现在,他也逐渐没了自信。
好一阵儿的煎熬之后,朱元璋敲击桌案的动作停下。
望着李善长开了口:“韩国公,胡相说你罪不容诛,你怎么看?”
胡惟庸又一次愣了一下,不是……皇帝现在拉偏架拉的这么明目张胆吗?
怎么又问李善长?
就不能问问自己这个丞相?
“上位,胡丞相有些话说的倒也不差。
臣当初糊涂,的确是干了不少对不起上位,对不起大明的事。
在市舶司的事情上,臣同样多少知道一些消息,可臣私心作祟,一时间鬼迷了心窍。
被那些海商们,大把的银钱迷了眼。
在这件事情上犯了错。
臣确实是罪该万死。”
李善长这一句话说出,直接就把胡惟庸给听懵了。
不是……李善长这狗东西,现在被皇帝驯化的这么好吗?
这话都敢说?
自己不就是趁机拿回了属于自己丞相的东西,他至于如此吗?
为了致自己于死地,居然不惜和自己同归于尽!
他就这般的恨自己?
“不过,上位,臣如今已经幡然醒悟。
为上位重塑大明,被上位伟大梦想所感召。
想要为我大明继续做一些贡献。
臣虽老迈,却也想再做出一些事情,将抵消一些罪孽。
所以臣恳请上位免臣死罪。
臣愿意把历年所收的海商钱财拿出来,共计一百二十万贯。”
这些话说完,李善长一个头磕在地上,显得极其的诚恳。
李善长这老狗!
胡惟庸忍不住心中大骂,咬牙切齿。
太狠了!
这老狗当真太狠了!
一百二十万贯啊!
这可是一百二十万贯!
竟然就这般的给拿了!
“韩国公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咱终究是一个念旧情的人。
既如此,那咱就准了你之所请。”
李善长立刻谢恩。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了胡惟庸。
“胡相,你呢?”
有了李善长在前面打样,胡惟庸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上位,在这些事情上,臣确确实实是犯了糊涂。
有愧于陛下,有愧于天下百姓。
臣如今也是幡然醒悟,知道了臣的那些做法有多可恶,多愚蠢。
臣也愿意将子侄们从海商那边,收的钱财尽数拿出,总共有七十万贯。”
说这话时,胡惟庸的心都在滴血。
简直像人用锥子,在使劲的剜一样。
痛!
实在是太痛了!
七十万贯啊!
这可是七十万贯!
这些年,他是省吃俭用,从来不敢多花一分钱。
也就他儿子那边的开销大些。
这七十万贯,几乎将他的老底儿全都给掏空了。
本来五十五万就基本上能够干成的事,现在硬生生的被李善长这个狗东西,给弄到了七十万贯。
李善长这老狗该死!
皇帝也同样不是个好鸟!
他此时算是看明白了。
这一次,皇帝就是又要按着他们的脖子放血。
就算是他家大业大,之前弄了不少的好处。
可是也禁不住皇帝用这种手段,接连的捅刀子啊!
这谁受得住?
先是空印案时大出血,如今才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又让自己大出一笔。
合着这些年来,自己这边省吃俭用,提心吊胆的弄了这么多钱没有花,全都给朱元璋攒着了?
“七十万贯?
咱怎么听说,你胡丞相表面清贫,实则子侄那边很是有钱。
不止这么些吧?”
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一些难言的意味。
胡惟庸心头突的一跳,想要吐出血来。
“上位,没有了,真的没有了。
这些都是污蔑啊上位!”
朱元璋却没有搭话,静静的盯着胡惟庸。
过了一阵儿后,见到胡惟庸还是没松口,没能从胡惟庸身上榨出更多的钱财来。
朱元璋暗自点了点头,看样子,应该是将胡惟庸给榨的差不多了。
不然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胡惟庸应该不会继续坚持。
“看来,可能是咱得到的消息有误。
既如此,那就依照胡相所言吧。
你二人都是国之栋梁,今后治国理政还得靠你们。
尤其是胡相,咱更是离不开。
哪怕咱眼里再容不得沙子,遇到胡相你们,也要网开一面。
把这些钱财交了也就是了,今后你该做丞相,还接着做你的丞相”
朱元璋的话一出口,胡惟庸暗中长松一口气。
终于过关了!
终于过关了!
虽然这一次,付出的代价很大,朱元璋这一刀割的太狠了。
简直令人痛彻心扉。
但是别管怎么说,自己还是丞相,位置没有变动。
并没有被李善长所取代。
哪怕损失一些钱财也是值得。
只要自己还是丞相,那在今后,终究还会千金散尽还复来。
胡惟庸,李善长,两人纷纷谢恩。
朱元璋让他二人站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在短短时间里,就得到一百九十万贯这样一笔数额巨大,极其可观的财富的原因。
朱元璋心情很好
居然还命人搬来了两个锦墩,让胡惟庸和李善长两个人坐着回话。
朱元璋的心情确实是挺美,杀肥猪的感觉太好了。
自己上辈子,面对胡惟庸和李善长的时候,做法还是有些太过于正直了。
在把他们都给弄死之前,没有榨**们的剩余价值。
虽然后面把他们的家都给抄了,可抄出来的钱财,可远没有通过空印案,还有这一次的事榨出来的多。
也不知道,他们都将钱财藏在了什么地方。
有了这么一大笔的意外收入,接下来,又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了。
比如,可以再拿出一百万贯,用来治理黄河。
再拿出三十万贯来,直接拨给火器营。
让火器营那里,尽快尽好的铸造大炮。
还可以再拿出二十万贯,作为新式炼钢之法的研究,以及场地的建设,生产等的经费。
再拿出四十万贯,拨给龙江造船厂。
让龙江造船厂那边,在接下来全力生产两千料的大海船。
还可以再多拿出五十万贯,作为移民所用。
进一步加快南北融合,加快北方人口复恢复,经济复苏。
当然,这五十万贯现在还没有着落。
不过,朱元璋相信很快就有了。
一个胡惟庸,一个李善长,就能榨出来一百九十万贯之多。
吴祯吴良兄弟两个的家,还有各种产业没有抄。
备倭水师那里,也同样有着不少的大肥羊。
把这些给杀一杀,再弄出个五十万贯绰绰有余。
杀肥猪的感觉是真好。
这不比发型国债要爽快的多?
不仅如此,接下来重开市舶司所需要的钱财,也能通过这一波的杀肥猪宰肥羊凑齐。
手里面有钱,办事就是硬气。
诸多以往不好办的事,如今都会变得很好办。
自己大明,将会加速发展。
“市舶司如此赚钱,必须要重新设立。
海禁也要废除。
咱它**算是发现了,这海禁,禁的都是沿海淳朴百姓,是朝廷的生意。
却禁不住众多走私的大户。
如此做,反而会有利于这些人根据朝廷政策,来垄断海贸。
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赚的盆满钵满!
海贸这一大块肥肉,不能让他们给吃了。
朝廷需要拿回,本该属于朝廷的利益。
对于这件事儿,胡相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收敛心中喜悦,望向胡惟庸询问。
对于皇帝会做出这种决定,不论是李善长还是胡惟庸,一点都不意外。
就当今皇帝的性格,以及现在大明缺钱的情况在这里摆着。
此番下了如此重手,知道市舶司的秘密以及海贸的秘密。
皇帝要是能忍住不动手,才是怪事儿。
但,想要重设市舶司,却没那么简单……
胡惟庸闻听皇帝所言,并没有立刻回答。
而是陷入到了沉默里,在不断的思索着事情,打着腹稿。
争取要给皇帝出一个满意的答复来。
毕竟,他这边才因为这事儿,被皇帝一番敲打。
要是再不识相,只怕那七十万贯的钱,可就白花了!
……
“太子殿下,燕王殿下那边有消息传来了!”
文华殿这里,有人一路飞奔而至。
双手捧着密信。
朱标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就振奋起来,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快步走到跟前,亲自从此人手中接过密信。
迫不及待的将之给拆开。
不过,在想要看的时候,却有些犹豫了。
不是不想看,他比谁都想要看。
而是担心所看到的,不是喜讯,而是……噩耗。
真要如此,那可就让人接受不了了!
站在这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心情平息下来。
朱标这才鼓起勇气,忍住满心的忐忑和惴惴不安,朝着密信望去。
很快,朱标脸上的忐忑之色尽去,心中担忧全无!
被无尽的强烈喜悦所充斥!
继而忍不住,连声喝起彩来,
“好!好!实在是好!
好的很!”
“哈哈哈哈,真不愧是我四弟,我四弟天下无敌!”
“你做的也好,消息传递的及时!”
心情大好的朱标,连带着对这传递消息的人,也夸赞起来。
拿起桌案上一支自己用的笔,赏赐给了此人。
而后便带着满心的喜悦,大踏步的出了文华殿,去寻找自己家父皇去了。
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自己家父皇……
……
“上位,海禁必须废除,市舶司也必须重启。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么大的利润,确实需要将之收归国有才好。
不能让那众多的走私商,将这些巨额利益都给侵吞了。”
华盖殿内,经过了一番的思索之后,丞相胡惟庸开了口。
一开口就率先把自己的观点给表明,免得会让皇帝产生了一些什么误会。
“不过,怎么开,又具体该如何做,这些都需要慎重。
需要吸取元朝时市舶司到后面不赚钱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要弄明白,市舶司为什么没落。
如此才能避免市舶司开启之后,依然还赚不到钱的问题。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胡惟庸继续。
“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众多海商,把持海贸多年。
早就已经将相关利润,给瓜分殆尽。
而今朝廷想要重开市舶司,把大头的利益握在手中,这些人肯定特别不乐意。
而江南这边,通过海贸走私的事儿,把许许多的人都给囊括其中。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都是那些走私的海商大户,这些还好说。
怕就怕在真的动起手来,不少人会胆大包天,决心抵抗。
通过一些手段,煽动百姓进行闹事。
这些都需要从长计议,都要考虑到才好。”
朱元璋再度点了点头。
“还有,海上的那些海寇,需要注意。
这些海寇势力很大,便是备倭水师,都不是其对手。
在海上来无影去无踪。
而且,他们能够发展壮大至此,和那些走私海商相互勾连,也不无关系。
那些海寇,本就和我大明有仇。
上位设立市舶司,这些海寇我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需要将这些海寇想办法给解决了才是。
不然,今后市舶司重设,进行海贸之时,这些海寇肯定会坏事。
必然会多方劫掠。
还有备倭水师那边,问题同样很大。
吴祯吴良兄弟固然该死,但是备倭水师里面的很多人,只怕手脚也非常不干净。
此时骤然拿下吴祯吴良,备倭水师若是处置不好,也会发生大乱。
很多人会逃到海上成为海寇,
朱元璋道:“备倭水师倒不用担心,咱把咱家老四给派了过去。
有燕王在,备倭水师掀不起什么浪花。”
听了皇帝的话,李善长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好痛。
一股熟悉的即视,扑面而来。
皇帝,居然又把他儿子给派回去了?
这让他让想起了中都城上的事儿。
要不是皇帝,把他几个儿子悄然派到中都,把各种事情都看在眼里。
自己在中都城上,又岂能败得如此彻底?
又岂能一步步沦落至此?
胡惟庸同样显得有些意外,皇帝居然暗地里,干出了这事?
不过,就算是把朱老四给派出去,朱老四年纪轻轻没经过什么大事,备倭水师那边情况复杂,又真能应付的过来?
皇帝居然还把话说得如此满,对朱老四如此有信心。
这要是万一在接下来,传出什么噩耗,事情可就不太好了。
那个时候,朱元璋只怕哭都找不到地方哭去。
皇帝这是在中都城的事情上,尝到了一些甜头。
就开始不断的,派他儿子如此干了。
可这一次,和中都城可完全不同,不知道危险了多少。
正如此想着,太子朱标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父皇,备倭水师那边有消息了!
四弟大获全胜!”
胡惟庸闻言,顿时怔在当场……
丞相胡惟庸心头猛的一跳,一股极其不好的预感,从其心中升起。
不是……朱元璋他想要干什么?
没他这样玩的!
这件事儿,怎么能问李善长?!
李善长这家伙,如今在京师徘徊不去,上朝都上的很是积极。
明显是贪恋权势,想要再入中枢。
或者说,当初他被皇帝弄到了外面去,其实心里面就一直想要重回中枢,再次成为丞相。
而之前空印案的事情上,自己也可谓是当场狠狠的摆了皇帝一道。
并当着李善长的面,狠狠的收买了一波人心。
从那次之后,原本特别多忠于李善长,听李善长话的文武官员。
都纷纷转投到了自己门下,开始对自己马首是瞻。
虽然这里面,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善长这狗东西自己不当人。
一心去当皇帝的走狗,让众多官员对他恨之入骨,失望至极。
但别管怎么说,事实情况就是自己这个在此之前,一直被李善长压制的人,成功的摆脱了李善长的压制。
并且,从那天起,就狠狠的盖过了李善长的风头。
将原本很多李善长所霸占的东西,都收回归了自己所有。
哪怕事出有因,在这件事情上,李善长也绝对对自己的意见特别的大。
这个时候,在这等要命的事情上,朱元璋这家伙去问李善长自己说的如何。
自己岂能落到一个好。
李善长这家伙,岂能会放过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
一瞬间,他心中寒意大起,汗毛都竖起来了!
而下一刻,李善长的声音响起,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和他所想没差多少。
李善长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开口道:“上位,市舶司一事上,牵扯到的钱财,极其巨大。
每年使我大明,至少损失两千万贯钱!
我大明国运艰难至此,很大原因,都是胡惟庸身为丞相,早已知道这里面的缘由,却在吴祯吴良兄弟二人上书之时,在那里推波助澜。
让上位关闭市舶司所导致的!
胡惟庸故意只将元朝市舶司,后几十年的档案拿给上位看。
从而让上位误会,市舶司在元朝时就不赚钱。
否则依照上位之英明神武,又岂能那般轻易的,就把市舶司给废除。
从而导致那么多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将众多本该上缴国家的众多利益给瓜分?”
听着李善长这句句诛心的话,胡惟庸一下子就急了!
“韩国公!”
他提高音量,打断李善长的话。
“我真不知道,元朝市舶司居然能那般赚钱!
而且,找档案肯定是要找距离近的才好。
越是距离我大明近,那实际情况和我大明就越体贴,越有参考价值!”
他不敢让李善长,再这样说下去了。
再这样说下去,这狗东西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你不知道市舶司能赚大钱?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事已至此,当着上位的面,还敢如此狡辩,胡说八道?!”
李善长望着胡惟庸,火力全开。
“那你为什么调阅档案,专门捡着后面赚钱少的来。
对于那些赚钱多的档案,却守口如瓶,不给陛下看?
每年都从海商那边,收取大量好处。
这样的事儿都干了,你却说你不清楚市舶司能赚大钱?
不清楚,你会干这些事儿?
你是真不清楚,还是专门不清楚?
你这个当朝丞相,做这等事,你的良心就不会痛?
到了此时,还敢如此狡辩,拿出五十五万贯,就想要为自己开脱?
你的罪,是钱抵不了的!”
怒斥了胡惟庸之后,李善长一转身,对着朱元璋再次躬身行礼。
神色郑重道:
“上位,胡惟庸身为我大明的丞相,上位将如此重任交予他之手。
而此獠却不思为国尽忠,上报君父,下忧黎庶,反而充当海寇,海商保护伞,胡作非为。
为了钱财,置国家于不顾!
此种行为,极其恶劣,罪不可赦!
臣请诛杀胡惟庸!”
一言说出,胡惟庸的身子又一次为之暗自哆嗦了一下。
虽说在皇帝让李善长,就这个事儿来表达看法之时,他就已经知道李善长这条老狗,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会想要趁机置自己于死地。
可这个时候,真的听到了这老狗说出此话。
心里的感受,还是别提有多刺激。
当然,若是他没有干这些事,吴祯吴良兄弟没有被拿下,他倒是不怎么怕。
关键是现在,吴祯吴良兄弟都被拿下了,自己也真的干了这些事儿。
这就让人不得不忐忑了。
“上位,李善长在这件事情里,同样脱不开干系。
暗地里没少推波助澜。
臣这边,确实有不懂事的子侄,收了海商那边送来的钱。
但是李善长,他也干净不到哪里去。
他这个韩国公,在此之前可是我大明,除了上位之外最有权势的人。
臣这个丞相,在他面前一直都要伏低做小。
不然在此之前,李善长何至于能号令天下官府,干出那等和陛下相抗之事?”
胡惟庸急了,是真的急了!
直接在这里开始强势反击。
就算是死,他也要拉上一个垫背的!
若是刘伯温说出这些话,他这边或许还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不好多说些什么。
可是李善长这等**下面,同样一**屎的人,又有何面目敢站在这等立场上,大言不惭,说出这种话来对自己进行批判?
既然敢拿这件事来说,想要置自己于死地,那就一起死!
都它**别活了!!
胡惟庸骨子里面,有股狠劲儿。
这个时候再称呼李善长,也不以恩相相称了,直接提起名字。
而这次的事,也代表着他和李善长两个人,彻底撕破了面皮。
在此之前,别管发生了多少事。
最起码表面上还能过得去,并没有把所有的事都给说透。
没有彻底撕破面皮。
“每年海商送的钱财,就属往李善长那边送的多。
上位,臣请斩李善长,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他说着,直接跪在地上。
李善长同样跪在地上。
看着李善长和胡惟庸两个人,在这里相互撕咬。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笑容来。
这种感看狗咬狗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上辈子的时候,他可还没有体会过这个快乐。
偶尔用一下帝王权术,让李善长,胡惟庸这等恶犬相互撕咬一番,还是挺不错的。
如此想着,他嘴角的笑容很快便收敛,却并没有说话。
只是坐在这里沉默不语。
右手食指,在御案上一下又一下的扣着,发出有节奏的嘟嘟声响。
听着就让人心里面发慌。
沉默的时间越长,给李善长,胡惟庸两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李善长原本是还是比较淡然的。
觉得皇帝肯定不会,真的把自己怎么样。
可是现在,他也逐渐没了自信。
好一阵儿的煎熬之后,朱元璋敲击桌案的动作停下。
望着李善长开了口:“韩国公,胡相说你罪不容诛,你怎么看?”
胡惟庸又一次愣了一下,不是……皇帝现在拉偏架拉的这么明目张胆吗?
怎么又问李善长?
就不能问问自己这个丞相?
“上位,胡丞相有些话说的倒也不差。
臣当初糊涂,的确是干了不少对不起上位,对不起大明的事。
在市舶司的事情上,臣同样多少知道一些消息,可臣私心作祟,一时间鬼迷了心窍。
被那些海商们,大把的银钱迷了眼。
在这件事情上犯了错。
臣确实是罪该万死。”
李善长这一句话说出,直接就把胡惟庸给听懵了。
不是……李善长这狗东西,现在被皇帝驯化的这么好吗?
这话都敢说?
自己不就是趁机拿回了属于自己丞相的东西,他至于如此吗?
为了致自己于死地,居然不惜和自己同归于尽!
他就这般的恨自己?
“不过,上位,臣如今已经幡然醒悟。
为上位重塑大明,被上位伟大梦想所感召。
想要为我大明继续做一些贡献。
臣虽老迈,却也想再做出一些事情,将抵消一些罪孽。
所以臣恳请上位免臣死罪。
臣愿意把历年所收的海商钱财拿出来,共计一百二十万贯。”
这些话说完,李善长一个头磕在地上,显得极其的诚恳。
李善长这老狗!
胡惟庸忍不住心中大骂,咬牙切齿。
太狠了!
这老狗当真太狠了!
一百二十万贯啊!
这可是一百二十万贯!
竟然就这般的给拿了!
“韩国公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咱终究是一个念旧情的人。
既如此,那咱就准了你之所请。”
李善长立刻谢恩。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了胡惟庸。
“胡相,你呢?”
有了李善长在前面打样,胡惟庸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上位,在这些事情上,臣确确实实是犯了糊涂。
有愧于陛下,有愧于天下百姓。
臣如今也是幡然醒悟,知道了臣的那些做法有多可恶,多愚蠢。
臣也愿意将子侄们从海商那边,收的钱财尽数拿出,总共有七十万贯。”
说这话时,胡惟庸的心都在滴血。
简直像人用锥子,在使劲的剜一样。
痛!
实在是太痛了!
七十万贯啊!
这可是七十万贯!
这些年,他是省吃俭用,从来不敢多花一分钱。
也就他儿子那边的开销大些。
这七十万贯,几乎将他的老底儿全都给掏空了。
本来五十五万就基本上能够干成的事,现在硬生生的被李善长这个狗东西,给弄到了七十万贯。
李善长这老狗该死!
皇帝也同样不是个好鸟!
他此时算是看明白了。
这一次,皇帝就是又要按着他们的脖子放血。
就算是他家大业大,之前弄了不少的好处。
可是也禁不住皇帝用这种手段,接连的捅刀子啊!
这谁受得住?
先是空印案时大出血,如今才不过短短几个月,就又让自己大出一笔。
合着这些年来,自己这边省吃俭用,提心吊胆的弄了这么多钱没有花,全都给朱元璋攒着了?
“七十万贯?
咱怎么听说,你胡丞相表面清贫,实则子侄那边很是有钱。
不止这么些吧?”
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带着一些难言的意味。
胡惟庸心头突的一跳,想要吐出血来。
“上位,没有了,真的没有了。
这些都是污蔑啊上位!”
朱元璋却没有搭话,静静的盯着胡惟庸。
过了一阵儿后,见到胡惟庸还是没松口,没能从胡惟庸身上榨出更多的钱财来。
朱元璋暗自点了点头,看样子,应该是将胡惟庸给榨的差不多了。
不然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胡惟庸应该不会继续坚持。
“看来,可能是咱得到的消息有误。
既如此,那就依照胡相所言吧。
你二人都是国之栋梁,今后治国理政还得靠你们。
尤其是胡相,咱更是离不开。
哪怕咱眼里再容不得沙子,遇到胡相你们,也要网开一面。
把这些钱财交了也就是了,今后你该做丞相,还接着做你的丞相”
朱元璋的话一出口,胡惟庸暗中长松一口气。
终于过关了!
终于过关了!
虽然这一次,付出的代价很大,朱元璋这一刀割的太狠了。
简直令人痛彻心扉。
但是别管怎么说,自己还是丞相,位置没有变动。
并没有被李善长所取代。
哪怕损失一些钱财也是值得。
只要自己还是丞相,那在今后,终究还会千金散尽还复来。
胡惟庸,李善长,两人纷纷谢恩。
朱元璋让他二人站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在短短时间里,就得到一百九十万贯这样一笔数额巨大,极其可观的财富的原因。
朱元璋心情很好
居然还命人搬来了两个锦墩,让胡惟庸和李善长两个人坐着回话。
朱元璋的心情确实是挺美,杀肥猪的感觉太好了。
自己上辈子,面对胡惟庸和李善长的时候,做法还是有些太过于正直了。
在把他们都给弄死之前,没有榨**们的剩余价值。
虽然后面把他们的家都给抄了,可抄出来的钱财,可远没有通过空印案,还有这一次的事榨出来的多。
也不知道,他们都将钱财藏在了什么地方。
有了这么一大笔的意外收入,接下来,又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了。
比如,可以再拿出一百万贯,用来治理黄河。
再拿出三十万贯来,直接拨给火器营。
让火器营那里,尽快尽好的铸造大炮。
还可以再拿出二十万贯,作为新式炼钢之法的研究,以及场地的建设,生产等的经费。
再拿出四十万贯,拨给龙江造船厂。
让龙江造船厂那边,在接下来全力生产两千料的大海船。
还可以再多拿出五十万贯,作为移民所用。
进一步加快南北融合,加快北方人口复恢复,经济复苏。
当然,这五十万贯现在还没有着落。
不过,朱元璋相信很快就有了。
一个胡惟庸,一个李善长,就能榨出来一百九十万贯之多。
吴祯吴良兄弟两个的家,还有各种产业没有抄。
备倭水师那里,也同样有着不少的大肥羊。
把这些给杀一杀,再弄出个五十万贯绰绰有余。
杀肥猪的感觉是真好。
这不比发型国债要爽快的多?
不仅如此,接下来重开市舶司所需要的钱财,也能通过这一波的杀肥猪宰肥羊凑齐。
手里面有钱,办事就是硬气。
诸多以往不好办的事,如今都会变得很好办。
自己大明,将会加速发展。
“市舶司如此赚钱,必须要重新设立。
海禁也要废除。
咱它**算是发现了,这海禁,禁的都是沿海淳朴百姓,是朝廷的生意。
却禁不住众多走私的大户。
如此做,反而会有利于这些人根据朝廷政策,来垄断海贸。
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赚的盆满钵满!
海贸这一大块肥肉,不能让他们给吃了。
朝廷需要拿回,本该属于朝廷的利益。
对于这件事儿,胡相有什么看法?”
朱元璋收敛心中喜悦,望向胡惟庸询问。
对于皇帝会做出这种决定,不论是李善长还是胡惟庸,一点都不意外。
就当今皇帝的性格,以及现在大明缺钱的情况在这里摆着。
此番下了如此重手,知道市舶司的秘密以及海贸的秘密。
皇帝要是能忍住不动手,才是怪事儿。
但,想要重设市舶司,却没那么简单……
胡惟庸闻听皇帝所言,并没有立刻回答。
而是陷入到了沉默里,在不断的思索着事情,打着腹稿。
争取要给皇帝出一个满意的答复来。
毕竟,他这边才因为这事儿,被皇帝一番敲打。
要是再不识相,只怕那七十万贯的钱,可就白花了!
……
“太子殿下,燕王殿下那边有消息传来了!”
文华殿这里,有人一路飞奔而至。
双手捧着密信。
朱标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就振奋起来,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快步走到跟前,亲自从此人手中接过密信。
迫不及待的将之给拆开。
不过,在想要看的时候,却有些犹豫了。
不是不想看,他比谁都想要看。
而是担心所看到的,不是喜讯,而是……噩耗。
真要如此,那可就让人接受不了了!
站在这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心情平息下来。
朱标这才鼓起勇气,忍住满心的忐忑和惴惴不安,朝着密信望去。
很快,朱标脸上的忐忑之色尽去,心中担忧全无!
被无尽的强烈喜悦所充斥!
继而忍不住,连声喝起彩来,
“好!好!实在是好!
好的很!”
“哈哈哈哈,真不愧是我四弟,我四弟天下无敌!”
“你做的也好,消息传递的及时!”
心情大好的朱标,连带着对这传递消息的人,也夸赞起来。
拿起桌案上一支自己用的笔,赏赐给了此人。
而后便带着满心的喜悦,大踏步的出了文华殿,去寻找自己家父皇去了。
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自己家父皇……
……
“上位,海禁必须废除,市舶司也必须重启。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这么大的利润,确实需要将之收归国有才好。
不能让那众多的走私商,将这些巨额利益都给侵吞了。”
华盖殿内,经过了一番的思索之后,丞相胡惟庸开了口。
一开口就率先把自己的观点给表明,免得会让皇帝产生了一些什么误会。
“不过,怎么开,又具体该如何做,这些都需要慎重。
需要吸取元朝时市舶司到后面不赚钱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
要弄明白,市舶司为什么没落。
如此才能避免市舶司开启之后,依然还赚不到钱的问题。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胡惟庸继续。
“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众多海商,把持海贸多年。
早就已经将相关利润,给瓜分殆尽。
而今朝廷想要重开市舶司,把大头的利益握在手中,这些人肯定特别不乐意。
而江南这边,通过海贸走私的事儿,把许许多的人都给囊括其中。
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都是那些走私的海商大户,这些还好说。
怕就怕在真的动起手来,不少人会胆大包天,决心抵抗。
通过一些手段,煽动百姓进行闹事。
这些都需要从长计议,都要考虑到才好。”
朱元璋再度点了点头。
“还有,海上的那些海寇,需要注意。
这些海寇势力很大,便是备倭水师,都不是其对手。
在海上来无影去无踪。
而且,他们能够发展壮大至此,和那些走私海商相互勾连,也不无关系。
那些海寇,本就和我大明有仇。
上位设立市舶司,这些海寇我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需要将这些海寇想办法给解决了才是。
不然,今后市舶司重设,进行海贸之时,这些海寇肯定会坏事。
必然会多方劫掠。
还有备倭水师那边,问题同样很大。
吴祯吴良兄弟固然该死,但是备倭水师里面的很多人,只怕手脚也非常不干净。
此时骤然拿下吴祯吴良,备倭水师若是处置不好,也会发生大乱。
很多人会逃到海上成为海寇,
朱元璋道:“备倭水师倒不用担心,咱把咱家老四给派了过去。
有燕王在,备倭水师掀不起什么浪花。”
听了皇帝的话,李善长突然觉得自己的心好痛。
一股熟悉的即视,扑面而来。
皇帝,居然又把他儿子给派回去了?
这让他让想起了中都城上的事儿。
要不是皇帝,把他几个儿子悄然派到中都,把各种事情都看在眼里。
自己在中都城上,又岂能败得如此彻底?
又岂能一步步沦落至此?
胡惟庸同样显得有些意外,皇帝居然暗地里,干出了这事?
不过,就算是把朱老四给派出去,朱老四年纪轻轻没经过什么大事,备倭水师那边情况复杂,又真能应付的过来?
皇帝居然还把话说得如此满,对朱老四如此有信心。
这要是万一在接下来,传出什么噩耗,事情可就不太好了。
那个时候,朱元璋只怕哭都找不到地方哭去。
皇帝这是在中都城的事情上,尝到了一些甜头。
就开始不断的,派他儿子如此干了。
可这一次,和中都城可完全不同,不知道危险了多少。
正如此想着,太子朱标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父皇,备倭水师那边有消息了!
四弟大获全胜!”
胡惟庸闻言,顿时怔在当场……
